醉花阴.清明

春好翻愁春欲去。燕子衔飞絮。

何处响饧箫,杨柳门前,几点清明雨。

纸灰飞过海棠树。斜日无情绪。

芳草古今多,谁定明年,重踏青郊路。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鉴赏

这首《醉花阴·清明》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哀愁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开篇“春好翻愁春欲去”,春光虽美,却也让人愁思,预感春天即将逝去。接着“燕子衔飞絮”一句,以燕子衔着飘飞的柳絮,生动地展现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何处响饧箫,杨柳门前,几点清明雨。”这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箫声、门前的杨柳和零星的清明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将人带入清明节特有的情感之中。箫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清明雨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纸灰飞过海棠树。斜日无情绪。”纸灰随风飘过海棠树,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而略显忧郁,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这里的“无情绪”既是对斜日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芳草古今多,谁定明年,重踏青郊路。”芳草萋萋,自古至今皆是如此,但未来如何,谁能预料?这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99)

庄盘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暮归

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扑簌沙鸥惊打桨。

趁溜乌篷刚放。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

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一丛花.衰草

生于烟雨残于霜。尔寿比花长。

青山绝少埋愁地,待呼起、酒籍琴康。

鸿去楚南,马嘶塞北,人世忒凄凉。

寻钿拾翠几回忙。旧梦隔斜阳。

天涯无限愁无限,剩多少、冷蝶寒螀。

谁信后来,春风吹转,别有好时光。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剔银灯.萤火

墙角乍惊星坠。刚待起、又遭风挫。

倦憩花心,凉依豆叶,弄影辉辉渐大。几时添个。

巫山客、忆沧江我。又向檐牙小坐。似怕蛛丝难过。

隋苑流光,车囊照读,计罪论功都可。只应猜做。

含恨死、美人磷火。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踏莎行.春柳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

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拂岸千丝,萦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

笑他无计绾东风,东风吹起漫天絮。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