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舲侍郎画慈仁寺双松图留置寺中

香光妙笔今何在,劫火销沈一惘然。

又见孙枝散鳞爪,幸逢诗老写云烟。

琅琅钟磬伽蓝地,寂寂莺花祓禊筵。

一例稽山重悲感,好将石墨付他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叶名澧的诗《张诗舲侍郎画慈仁寺双松图留置寺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画面,表达了对艺术作品命运变迁的感慨。首句“香光妙笔今何在”暗示了画作曾由技艺高超的笔触创造,但如今已难觅踪迹,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次句“劫火销沈一惘然”则借“劫火”象征历史变迁,表达对画作遭受损毁的遗憾。

“又见孙枝散鳞爪”中的“孙枝”和“散鳞爪”形象地比喻画中松树的残破,让人想象其曾经的繁茂。诗人庆幸“幸逢诗老写云烟”,称赞画家能捕捉到松树的神韵,将其化为如梦如幻的云烟之景。

接下来,“琅琅钟磬伽蓝地”描绘了寺庙的宁静氛围,与前文的画作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而“寂寂莺花祓禊筵”则借莺花盛开的场景,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最后两句“一例稽山重悲感,好将石墨付他年”表达了诗人对画作命运的深深感慨,希望未来有人能珍视这份艺术遗产,用“石墨”(代指纸笔)记录下来,让后世得以欣赏。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历史变迁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敬仰和忧虑。

收录诗词(7)

叶名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过晁星门寓适有仆来自六安携其乡人手札备述近事感作

故人有仆天边至,夜雨疏镫问讯频。

庐舍几楹存白壁,图书万卷委黄巾。

公家急务惟戈甲,吾党深忧岂贱贫。

读罢尺书空怅望,监门何日绘流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厂肆式古堂主人以宋拓本蜀石经残本见示作歌纪之

式古堂中富名翰,示我一册尤魁奇。

发编古采动心目,孟蜀刻石存孑遗。

《春秋左氏》第十五,一万二千文有奇。

以注附经昔未见,潜研数纸当时推。

廿年前遇陈仲虎,模版成帙欣相贻。

醵金将助幸同学,风流儒雅堪追思。

安得好事踵斯举,万本流播经生帷。

淮东丁叟储汴刻,昨者刘览今神驰。

矧兹宝墨更希有,摩挲何让商周彝。

率更笔势宛亲授,余事亦复凌等夷。

孙张杨周各骋誉,写孤经者知为谁。

惜哉计赢不能夺,持璧欲返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柏容郘亭泛舟过禹门山还饮姑园

老去人事多,所乐在襟带。

向来济胜具,浪掷悔无赖。

东里山水平,当门此其最。

五弟入村来,食藿不我粝。

老檬又好事,能令小船大。

秀才作游戏,方舟正无害。

水光青竹间,山影红树外。

招提上绝壁,草木纷晚馤。

放言徒充栋,子余所沾丐。

吾儒有奇邪,何责彼狡狯。

老僧喜我醉,请书压涛濑。

为攀千丈崖,印我百年蜕。

两孺尽葵栗,催归荫松盖。

野人飨官具,邱嫂无已太。

公然登蟹羹,此真未前蔡。

明傥不吝晴,上流可扬汰。

会禽石斑鱼,更与斫新鲙。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黄焦石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

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

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

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

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

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

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