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居新竹已堪看,斸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居种植竹子,享受清风和夜寒的意境。开篇“移居新竹已堪看,斸破莓苔得几竿”表明诗人刚迁入新居,并开始修剪竹园,获得了一些成果。这不仅是对物质劳作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细心照料竹子的情形。“圆节”指的是竹节,“不教伤”则是说在修剪时要小心,不要损伤到竹子。低垂的枝条似乎还想去触碰那被霜打过的坛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则是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夜晚的凉风。竹枝在墙头轻轻摇曳,宛若青烟,而夜间的微风透过窗棂,将凉意送到枕边,这种生活的宁静与清凉,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最后,“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宁静和美好不被打扰,即使是渔父(隐居的高士)也不愿意展示给他看。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这份属于自己的清净世界中,享受着竹影婆娑、风送夜凉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尘事久相弃,沈浮皆不知。
牛羊归古巷,燕雀绕疏篱。
买药经年晒,留僧尽日棋。
唯忧钓鱼伴,秋水隔波时。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祗是含酸对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