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

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

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绣带因风起。

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

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形式: 词牌: 碧牡丹

鉴赏

这首宋词《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幅华丽而旖旎的舞者表演场景。开篇“院宇帘垂地”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舞者的出场,帘幕低垂,如同春水般流淌,暗示着神秘与期待。接下来,“银筝雁、低春水”运用比喻,形容筝声如雁鸣,轻盈地穿越春水,为舞蹈伴奏。

“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描绘了舞者曼妙的身姿,如同细柳般柔美,随着灯光摇曳。舞者轻踏香毯,步步生莲,如鸳鸯般双足轻盈。“梁州紧凤翘坠”进一步描绘舞者服饰的华美,以及她舞动时的灵动。

“悚轻体。绣带因风起”写出了舞者轻盈的身体和飘逸的绣带在风中翻飞,增添动态美。接着,“霓裳恐非人世”赞美舞者仿佛来自仙境,舞姿超凡脱俗。舞曲节奏紧凑,使舞者陷入其中,更显其魅力。

最后,“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描绘了舞者在音乐高潮处的迷人风采,仿佛陷入美妙的旋律中,眼神流转,令人陶醉。“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邀请观者沉醉于这如梦如幻的场景,忘却世俗,只专注于眼前的翠色之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在都尉宅中的精彩表演,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享受,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碧牡丹.焦成马上口占

渐老闲情减。春山事、撩心眼。

似血桃花,似雪梨花相间。望极雅川,阳焰迷归雁。

征鞍方长坂。正魂乱。旧事如云散。良游盛年俱换。

罢说功名,但觉青山归晚。记插宫花,扶醉蓬莱殿。

如今霜尘满。

形式: 词牌: 碧牡丹

醉落魄/一斛珠.用韵和李季良泊山口

高鸿远骛。溪山一带人烟簇。知君船近渔矶宿。

轻素横溪,天淡挂寒玉。谁家红袖阑干曲。

南陵风软波平绿。幽吟无伴芳尊独。

清瘦休文,一夜伤单縠。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鹧鸪天

绣幕低低拂地垂。春风何事入罗帏。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

临晚景,忆当时。愁心一动乱如丝。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

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瑶池。

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饥。

心悟了,道成时。不劳龙女骋威仪。

僧祗世界共游戏,贤懿光阴比寿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