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再却赋

名实未分白二毛,悬牌表刹亦徒劳。

中行自昔归平易,僧在真修不要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名实不符、过分追求表面形式而忽视内在修为现象的批判。诗中以“白二毛”比喻年老,暗示了人生经历与实际成就之间的不匹配。通过“悬牌表刹亦徒劳”一句,诗人指出仅仅通过外在的标识来彰显身份或成就,是无意义且徒劳的。接着,“中行自昔归平易”表明了回归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明智之举,暗含对复杂、浮华生活的否定。

“僧在真修不要高”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本质并不在于外在的声望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真正修炼。这与“只缘分别恼高僧”的观点形成呼应,批评了因区分和攀比而导致的烦恼和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于社会上过度追求表面光鲜、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的反思,倡导了一种朴实、内省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寿昌嘱和柳亚子韵祝郭沫若五十大寿及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

微服归来三岛哗,中原到处馥如花。

从知沫水滋芳杜,应薄虞山醉苦茶。

前日已闻温古史,今朝欣见颂名家。

边关未复生民瘁,何惜萧萧两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壬午年孟春再至西山寄怀桂林诸友

言入西山路,和风发籁音。

泉甘堪涤虑,茶淡自清心。

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

难忘饯别意,于月每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桄榔杖寄赠李任仁议长

坡公迁岭外,此杖独随行。

坚过仙人杞,文如紧玉英。

灵山分得种,净手自雕成。

世路犹崎仄,扶持步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壬午岁暮,寄怀田汉桂林

崎岖山下路,恻怛佛家情。

对镜憎华发,年来白几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