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场山追和东坡先生诗韵

具区西南古云麓,闻有于菟啸林谷。

何年天竺道人来,结茅晏坐苍山足。

雨花散落春漫漫,四时香霭烟云盘。

浮屠千尺倚晴汉,方池六月鸣惊湍。

山僧闭门长不出,白日跏趺惟文席。

清凉境界无业缘,菩提善根由宿植。

洞庭龙女青云鬟,常时献果来山间。

蓬莱方丈在人世,安用入海求神山。

人间昏夜何时旦,却望云林在天半。

少年学道今白头,搔首东风一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场山的自然美景与隐士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道人的清修生活,以及山林间的静谧与和谐。

“具区西南古云麓”,开篇即点出道场山的位置,位于江南水乡,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闻有于菟啸林谷”,于菟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借以形容山林的幽深与野性之美。“何年天竺道人来,结茅晏坐苍山足”,描述了一位来自遥远天竺的高僧,在此结庐修行,与山为伴,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雨花散落春漫漫,四时香霭烟云盘”,春日里,细雨如花般洒落,山中弥漫着四季不绝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浮屠千尺倚晴汉,方池六月鸣惊湍”,高耸的佛塔与清澈的方池,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展现出山中独特的宁静与清凉。

“山僧闭门长不出,白日跏趺惟文席”,山中的僧侣远离尘嚣,每日沉浸在修行之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与文字为伴,追求心灵的净化。“清凉境界无业缘,菩提善根由宿植”,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内心清净,摆脱世间烦恼,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

“洞庭龙女青云鬟,常时献果来山间”,想象中,洞庭湖的龙女也来到山中,以青云为发髻,时常带来果实,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和谐。“蓬莱方丈在人世,安用入海求神山”,诗人认为真正的仙境就在人间,无需远赴大海寻找,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人间昏夜何时旦,却望云林在天半”,在诗人看来,世间总有黑暗与困惑,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看到希望与光明。“少年学道今白头,搔首东风一长叹”,从年轻时开始追求道义,到如今白发苍苍,仍不免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场山的自然风光与隐士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修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道场山云峰追和东坡先生游径山诗韵

十年不见金华山,岁月阅人如逝川。

孤□□□五千里,复与山水相周旋。

朅来吴会浮□□,□庭下瞰神龙渊。

道场秀色接朝暮,有足未上高峰巅。

荒山五夜殷燐火,宝地一夕开青莲。

浮屠突兀倚天半,石磴百折何蜿蜒。

未将足力供眼界,痴坐且学山僧禅。

岂无篮舆捷飞步,亦有杖头沽酒钱。

劳人本欲息四体,何如一醉山中眠。

今晨登览颇自适,得意仰羡云中鸢。

劳生宇内已头白,百年几受忧患煎。

平生两足厌奔走,瘦筇独许登山便。

同行况有二三子,忽到绝顶心悠然。

蓬莱东望又清浅,一笑回首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翠峰上人

方壶仙人古词伯,千里闻风未曾识。

奇书名画数相遗,兵尘不一见颜色。

云山望断今已仙,他生相见应千年。

翠峰上人远相过,下笔似得壶公传。

高斋反关无俗客,日对云林写萧瑟。

丹青脱略儿女姿,篆籀横陈古人迹。

古来草圣曾几人,近代独数张藏真。

藏真一往不可得,吾师醉来下笔亲。

高堂云壁照人目,运肘挥毫风雨速。

青天云雾生晦冥,白日龙蛇起平陆。

枯藤老树悬苍烟,珊瑚玉玦相钩连。

郏鄏九鼎出泗水,支祈铁锁沦重渊。

世人贵耳恒贱目,奇宝往往弃道侧。

虞公未信百里奚,燕市自售千金骨。

半生湖海西复东,春如社燕秋如鸿。

地肺山前踏萝月,天目岭上眠松风。

十年乡国不相见,白首他乡初会面。

形容未识闻语音,知是山人共乡县。

握手访旧心为惊,旧交落落如晨星。

相知少年尽头白,却话故山双眼青。

老我思归归未得,咫尺江涛隔吴越。

凭君为我图家山,早晚东归看山色。

形式: 古风

修围行

吴田膏腴亩壹钟,吴地有米皆宿舂。

吴人畏水不畏旱,只愁围满田水满。

家家护围如护墙,老少罱泥河水傍。

前年差夫运官木,半岁风餐并水宿。

去年处处捉逃军,白日家家深闭门。

两年无力修围岸,河水入田天不管。

今年官令催修围,河深罱泥泥亦无。

岸傍在处无剩土,撑船远向南山取。

大围浩渺如望洋,小围不啻千亩强。

田家船小无十斛,低岸长围何日足。

朝输百船防罅漏,暮输百船防水口。

船去船来来去频,岸上何曾土加厚。

问君围岸何当成,请君少待南山平。

形式: 古风

燕衔泥

燕衔泥,年年飞向画梁栖。

燕足犹悬旧时缕,华屋年年换新主。

去年人作陌上尘,今人不见去年春。

海棠花开春雨歇,绿窗半掩珠帘揭。

十二阑干春昼迟,美人沉醉箫声咽。

繁华一梦随飞烟,燕子归来如旧年。

昨日花开今日落,得意春风且行乐。

花开花落年年春,行乐年年非旧人。

却羡茅檐旧时燕,主人岁岁长相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