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笳鼓拥貔貅,韩陵山下头。
人心忘岱岳,鹰眼快离娄。
兔逸兹穷虏,孤歼即贵酋。
乡民谁会我,衣锦乐畋游。
这首诗描绘了韩琦在腊日出猎时的场景与心境。首句“笳鼓拥貔貅,韩陵山下头”以生动的战争场面开篇,笳鼓声中,士兵们如同猛兽般集结于韩陵山下,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雄壮的氛围。接下来,“人心忘岱岳,鹰眼快离娄”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心比作泰山,鹰眼比作离娄(古代传说中的视力极佳之人),形象地表达了猎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猎物的渴望。
“兔逸兹穷虏,孤歼即贵酋”则进一步描述了狩猎的过程,兔子逃窜,象征着敌人的逃亡,而猎人最终单独击毙敌人首领,展现了猎人高超的技艺和胜利的喜悦。最后一句“乡民谁会我,衣锦乐畋游”表达了诗人与普通乡民之间存在的隔阂,他享受着狩猎的乐趣,但这种乐趣或许不为乡民所理解或认同,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欣赏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出猎场景,展现了韩琦作为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成就的自豪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微妙关系。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习平礼乐存形器,要阅兵须有杀生。
故备奸戎侔斩伐,唯于畋猎可申明。
妖狐胆裂逃终戮,老鹘拳高下必精。
大获未能矜小得,几何人不哂吾行。
人正开统发新阳,盈尺稀逢雪载滂。
不必宫声符善岁,却应和气得嘉祥。
同云几刻藏春色,利泽经时洽众芳。
遥想九天排晓仗,六花吹入万年觞。
先陇比如何,新年重一过。
风迎人意好,春入鸟声和。
畎亩因时劝,松楸趁暖科。
公馀私遂及,吾幸比为多。
新岁斋前寂讼铃,不妨诹日展先茔。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
孝弟少期为俗劝,里闾乌足语吾荣。
此行犹苦圭符累,名遂归来更尽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