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观妙道士

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

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

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

及其会心时,忻然惟一笑。

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赠予一位观妙道士的作品,表达了对道教玄妙境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首先强调了道家奥秘的微妙之处,指出直接观察并非真正的领悟("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接着描述这种微妙无法捉摸,既无固定形态("杳杳无方所"),也无明显征兆("冥冥无朕兆")。

诗人说自己苦心钻研三十年,却难以穿透其深奥("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这体现了道教修炼的艰辛与不易。然而,当真正达到领悟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只有自己能体会,就像春天傍晚碧桃盛开,黄鹂鸣叫,带来一种自然的和谐("及其会心时,忻然惟一笑。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最后,诗人赞叹道家之门广大无边,而这些奥妙是老子亲自传授的("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表达了对道教祖师的敬仰以及对道法真谛的深深敬重。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道教修行境界的追求和领悟过程的体验。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明侍者

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

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绝。

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

如是三十年,大巧自发越。

万象赴陶冶,百怪乞提挈。

兴来忽运笔,妙处无前哲。

古来翰墨士,外此别无诀。

明也江南来,俊气方烈烈。

乘潮观海门,入越探禹穴。

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窃。

此方吾必秘,为子轻漏泄。

慎勿语俗子,只可自怡悦。

形式: 古风

蹋雪下云居山宿崇寿寄草堂

别山三十年,见山双眼碧。

山灵喜我来,一笑作戏剧。

纵横万花舞,变乱山颜色。

圭璧拔地起,自在群玉国。

去兴纷莫留,下足深没膝。

冻合坡长短,石碍路剞侧。

跻攀脚未稳,失势落数尺。

平生江海屐,常患天地窄。

立处贵稳密,取道贵径直。

只要缓步行,不在多用力。

祇以到为期,半途肯休息。

须臾到山趾,坦途随意适。

回看行路处,倚天立青壁。

极爱山上云,长年抱幽石。

耐得许多清,一夜遥相忆。

形式: 古风

布袋赞(其一)

布袋无口,拄杖无枝。靠定这个,有甚了期。

形式: 押[支]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九)

开眼便是,开口便是。举手便是,举足便是。

虽然如是,未是未是。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