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鲜明的历史典故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师长的敬意。首句“举国甘心败是求”揭示了国家面临困境,人民似乎已默认失败,但并无退路可寻。次句“更无馀地可分忧”强调了局势的严峻和忧虑之深。
“澶渊敢再轻孤注”引用了北宋时期宋真宗在澶渊之战中的决策,暗示不能轻易冒险,表达了对决策者的告诫。而“曹社谁知尽鬼谋”则暗指敌人的狡诈,暗示了对敌人策略的警惕。
“独有文章尊滏水”转而赞扬师长如滏水般清澈高洁,即使遭受诋毁,其学问文章依然受人尊敬。“任从槌毁到黄楼”进一步强调师长的学识不会因外界打击而动摇,黄楼象征着师门的威望。
最后两句“琼华未刬西山在,北望犹容两眼收”以西山比喻师道不衰,尽管眼前困难重重,但仍有希望和期待,北望的目光中饱含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是对时局的忧虑,也是对师长的敬仰,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知识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