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妻竟日工营圃,野客穷年癖著书。
贫里光阴聊藉遣,病余人事总教疏。
间阶芳草通行迹,曲径幽花笑索居。
自分已无匡世略,祇宜林下带经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黎庶焘在病愈之后的生活情景。他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园子,他在家中则沉迷于著书,显示出他对学术的热爱和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在贫穷的日子里,他借读书和劳作来消磨时光,病后的人际交往也变得简单疏远。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治世的策略,只适合在林下研读经书,过着宁静的农耕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宁静的心境。
不详
山翠明边桃李花,春阴幂处三两家。
行逢牯牛或让路,坐对渴龙轻响车。
韶光欲老犹未老,冷日将斜还不斜。
莫便匆匆过前去,此间风物尽堪夸。
濛濛细雨湿年华,冷落山城鼓不挝。
传座几犹缘旧俗,馈春无复见贫家。
人因乱后难言节,草趁寒疏渐吐芽。
为忆故园溪水上,香镫谁照墓门斜。
乱后遄归百感生,那堪回首旧柴荆。
田园荡尽成今昔,戚里飘零半死生。
燕掠荒墟寻故主,牛依残垒事春耕。
空余一掬松楸泪,洒向东风荠麦青。
故国沧桑感逝波,黔阳西去更如何。
惊心襆被烽尘满,到眼关山战骨多。
驿路有家皆结堡,堠兵无食懒横戈。
知君历遍苍凉景,应有羌村同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