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诗寄京邑诸贵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离合诗寄京邑诸贵》中的片段,以琅玕和玉屑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京城贵人们的思念之情。首句“琅玕岂不珍”,琅玕象征珍贵的美玉,暗示了京城中贵人们的地位和尊贵。然而,诗人接着说“玉屑竟谁饭”,暗示他们的生活并非只有奢华,也可能有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桧树在寒气中茂盛,而木叶已从秋日的园林中凋零,寓示着诗人与京城友人的分离,以及时光的流逝。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通过衣襟宽松和腰带渐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日渐消瘦,流露出对京城亲友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夜中遥望京城,与亲朋的书信往来因距离遥远而中断,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京城贵友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所见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形式: 古风

黄冈西望寄王子声

白露滴江城,江声绕秋至。

心赏不在兹,幽芳渺难寄。

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

日气淡芙蓉,云阴生薜荔。

栖栖王子情,默默楚人思。

未及湘累醒,且共蓬池醉。

遥松起暝色,虚竹惊寒吹。

物往年序迁,情存风景异。

樵歌归影迟,新月忽在地。

形式: 古风

读张敞传

长安多偷儿,数辈老为酋。

居家皆温厚,出从僮仆游。

遂有长者名,闾里咸见优。

小偷时转轮,酋长日优游。

安知画眉人,一朝来见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相如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皇下,琴心谁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终,不受世訾氛。

清晖缅难竟,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