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江边城市的柳树一片翠绿,海门处烟雾缭绕,即将抵达茅山时才准备下船上岸。
我知道您的家靠近瀑布,菖蒲潭就在您草堂的前面。

注释

江城:江边的城市。
柳色:柳树的绿色,此处指春日景色。
海门:指江河入海处,这里泛指水边风景。
茅山:地名,也可能泛指隐居的山林。
下船:从船上下来,准备上岸。
知道:了解,知晓。
君家:您的家。
瀑布:水流从悬崖或陡坡倾泻而下的景象。
菖蒲潭:以菖蒲命名的水潭,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园林装饰。
草堂:简陋的居所,多指文人雅士的隐居处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中离别的情景。"江城柳色海门烟",一开篇就以江城的柳色和海门的烟雾勾勒出淡远的春日情怀,其中“柳”与“烟”相映衬,营造了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紧接着"欲到茅山始下船"透露出诗人对旅途中某个目的地——茅山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犹豫不决的心情,只有当到了茅山,才决定下船,这或许暗示了对远方所托非凡的期待。

接着"知道君家当瀑布"一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家乡环境的了解和描绘。这里“瀑布”给人以雄浑磅礴之感,似乎预示着友人家乡的壮丽景色。最后"菖蒲潭在草堂前"则更具体地指出了友人家的某个特定地点——菖蒲潭,就位于那座草堂之前。这里“菖蒲”与“草堂”相映,既点明了方位,也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别离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同时,这些细节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场所的向往,以及对深藏山中之美的探寻。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哭孟东野二首(其一)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哭孟东野二首(其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唐昌观玉蕊花

一树笼?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晓望华清宫

晓来楼阁更鲜明,日出阑干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看修玉殿号长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