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馆(其七)

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馆时所见所感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好云入座邀为伴”,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视为友人,生动地展现了云彩在夜晚陪伴诗人的场景。接着,“野火当门借作灯”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野外之火作为照明,营造出一种既原始又温馨的氛围。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两句,通过描述山中妇女和僧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现了山林生活的质朴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物活动,也暗示了山中生活的自给自足与与世无争的境界。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山中的景象,风声、岩石的回响以及月光下可见的断冰,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画面感。

最后,“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中环境的探索与发现,同时也暗示了山中道路的曲折与隐秘,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深深感悟和喜爱。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宿山馆(其八)

厨头火灭童偷饭,梁上巢空鸟避灯。

入夜更无同舍客,今朝唯有放猿僧。

樵庵已贮霜前果,竹磴犹存腊后冰。

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山馆(其九)

解鞍息马夜将深,倦兴贪眠辄废灯。

感物忽惊尘世事,谈真却忆旧山僧。

当峰豹寝方潜雾,隔涧狐鸣若渡冰。

此处不唯饶物怪,从来歧路险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山馆(其十)

远村樵采皆归舍,近涧人烟已上灯。

黍饭未炊催秣马,蕨羹初熟喜逢僧。

兽争食斗牙磨血,鸟近泉栖羽刷冰。

若到红尘人见问,不将水溜结为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溪亭

一榻溪亭直万钱,满床明月伴閒眠。

荷花不把秋香惜,又逐西风到枕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