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亭为宪史刘原善作

柏府多清暇,西曹爱苦吟。

结亭修竹净,开径古苔深。

拄笏延朝爽,抽毫对夕阴。

色分沧海树,兴接紫山岑。

鹤唳云侵户,乌啼露满林。

冰纨韬羽扇,素锦藉瑶琴。

佩响玲珑玉,杯浮错落金。

管宁应有约,早晚共幽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遐想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首联“柏府多清暇,西曹爱苦吟”点出遐想亭所在之地的宁静与文人雅士的喜好。接着,“结亭修竹净,开径古苔深”两句,以修竹与古苔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亭子周边环境的清静与自然之美。

“拄笏延朝爽,抽毫对夕阴”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文人在清晨与傍晚时分的创作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光影变化的敏感与欣赏。接下来,“色分沧海树,兴接紫山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遐想亭周围的景色与大海、高山相联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

“鹤唳云侵户,乌啼露满林”描绘了动与静结合的画面,鹤鸣云间,乌啼露下,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冰纨韬羽扇,素锦藉瑶琴”两句,通过冰纨、羽扇、素锦、瑶琴等物品的描写,展现了文人生活的高雅与闲适。

“佩响玲珑玉,杯浮错落金”则通过佩玉的清脆声响和酒杯中金光闪烁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文人聚会时的愉悦氛围。最后,“管宁应有约,早晚共幽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好友一同探索幽静之地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共同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遐想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江滨小警胡居敬助教来访雨中有述

日月岁年迈,风霜道路难。

晨刁传警急,夕火报平安。

江远连三峡,山危过七盘。

转篷嗟共逐,落叶喜同看。

散帙依松几,抽毫点石阑。

剑神终两合,璧美竟双完。

云物含朝惨,琴尊尽日欢。

慈乌低避雨,鸷鸟急冲寒。

迢递吴天迥,萧条楚塞宽。

魏牟心独切,目断北飞翰。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

沓阁林光合,冰帘水雾消。

虚池含碧鉴,古甃叠青瑶。

境托祇园迥,泉分别圃遥。

双桐阴覆地,疏竹干陵霄。

珍鸟衔珠果,金鱼荫翠苕。

轻飔吹白苧,凉露湿红绡。

鹦鹉怀深酌,空侯想缓调。

含情寄柔翰,幽赏忆清杓。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酬寄伍朝宾

才子多文藻,京华富友朋。

价同千里骏,情似九霄鹰。

学省燃官烛,倡楼对市灯。

醉倾光禄酒,渴饮凌人冰。

马惜障泥锦,人轻半臂绫。

御沟萦似带,驰道直如绳。

青琐弹冠入,朱门蹑履登。

时清周道泰,运否楚氛腾。

六郡良家选,千金国士徵。

星驱千载鸟,露宿骑县棚。

荏苒山河隔,蹉跎岁月增。

鲸鲵依巨浪,虎豹啸高陵。

野烧兼风起,边烽共月升。

候鸡晨喔喔,警鼓夜鼟鼟。

水市船通贾,山村屋近僧。

陶尊深泛蚁,竹简细书蝇。

交爱虞生好,诗怜辛子能。

远书同客寄,遗稿借人誊。

古道时因弃,孤忠世共憎。

相思愁极目,惜别泪沾膺。

日晚凋琪树,天寒落翠藤。

愿坚松柏操,海宇迟中兴。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

移棹望庐阜,香炉旧识名。

鸟飞千嶂碧,日净片云生。

伞瀑长虹下,溪深猛虎行。

松门通佛宇,萝径绕檐楹。

业爱远公白,诗欣孟子清。

余方谢羁束,幸此共芳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