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聪公和尚住山阴县复宿山疏

昔日文殊曾复宿,当年聪老可重来。

此山便是真佛窟,何必区区礼五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朝时期的耶律楚材写给聪公和尚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山寺的赞美。首句“昔日文殊曾复宿”提及文殊菩萨曾在此处留宿,暗示了山寺的灵性和历史积淀。次句“当年聪老可重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和尚能再次来访,体现了对僧侣的尊重和对友情的怀念。

“此山便是真佛窟”直接赞美了山寺为佛门圣地,认为其本身就蕴含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何必区区礼五台”进一步强调,即使著名的五台山也不及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山阴县这座山寺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在精神层面上更有价值。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727)

耶律楚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字:晋卿
  • 号:玉泉老人
  • 生卒年: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

相关古诗词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其一)

抛梁东,香积移来不犯功。

却笑维摩无手段,但将盂饭到尘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其二)

抛梁南,底个因缘最好参。

试问助缘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其三)

抛梁西,巧匠骑驴倒上梯。

四面无门何用锁,十方没壁不须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其四)

抛梁北,柱石宛有擎天力。

欲模此样向诸方,?杀僧繇描不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