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盘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首句“折坂殿悬厓,悠然纵鞍韅”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一同攀登陡峭的山路,马儿在悠然自得中前行。接着,“绵绵谷口云,飘堕白如练”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出山谷出口处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洁白的绸带般轻柔飘逸。
“峰峦忽相冒,奇石还惊眩”则展示了山峰与岩石的奇特形态,它们在诗人眼中既壮观又令人惊叹。接下来,“大者数十寻,小或等冠弁”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峰的大小不一,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小巧玲珑,如同古代官帽一般。
“峰巅有绀宇,历历皆可见”点出了山顶上的寺庙,清晰可见,为这壮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份人文气息。“永怀僧栖乐,倍觉尘情倦”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宁静安详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厌倦之情。
最后,“稀逢采芝侣,独立几回眄”则流露出诗人渴望与隐士、采药人等志同道合之士相遇的心愿,以及独自站立、凝视这美丽山景时的孤独与沉思。整首诗通过对盘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