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独坐

晨坐南堂双眼明,南山山色满柴荆。

片云忽过失帘影,急雨初来闻竹声。

鹦鹉螺深生酒兴,蟾蜍滴古助诗情。

野人频约天台去,几緉青鞋了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清晨坐在南堂,眼前一片明亮,南山的景色映满了柴门。
一片云忽然飘过,遮住了帘子的影子,急促的雨声带来了竹林的低语。
在深深的鹦鹉螺中品尝美酒,古老的蟾蜍滴声激发了诗的灵感。
我这个乡野之人常被邀请去天台,几双青鞋似乎还不够完成这次行程。

注释

晨坐:清晨坐着。
南堂:南边的厅堂。
南山:南方的山。
柴荆:简陋的木柴和荆棘编成的篱笆。
片云:一片云彩。
帘影:帘子的影子。
急雨:快速降落的雨。
竹声:竹子发出的声音。
鹦鹉螺:古代传说中的海螺,这里可能指酒杯。
酒兴:饮酒的兴趣。
蟾蜍滴:古人认为蟾蜍的唾液有药效,此处可能指美酒。
诗情:作诗的情感。
野人:乡野之人,自谦的说法。
天台:浙江的名山天台山。
緉青鞋:緉,量词,双;青鞋,布鞋,这里指徒步。
了此行:结束这次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南堂独坐的情景。首句“晨坐南堂双眼明”点出时间与地点,清晨的明亮光线透过窗户,使诗人精神焕发。接下来,“南山山色满柴荆”展现出窗外南山的景色,山色如画,映入简朴的柴门和篱笆,营造出宁静而自然的氛围。

“片云忽过失帘影,急雨初来闻竹声”两句,通过动态的云影和竹声,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变化,增添了生动感。片云掠过,带来光影的移动;急雨初至,竹叶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诗人借此感受生活的节奏。

“鹦鹉螺深生酒兴,蟾蜍滴古助诗情”两句,诗人借物抒怀,鹦鹉螺象征着深沉的酒意,而蟾蜍滴则寓言古老的文化底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最后,“野人频约天台去,几緉青鞋了此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约定,准备轻装简行,前往天台山,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寄托。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他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南堂脊记乃已三十年偶读之怅然有感

一住三山三十载,交亲渐觉眼前稀。

长松郁郁偃高盖,新竹森森添旧围。

沙径雨馀留鸟迹,柴门日落锁烟扉。

放翁正倚蒲团稳,辽海从渠万事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堂晨坐

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

日暖游丝垂百尺,花残新蜜酿千房。

绿桑糁箔开蚕食,白水翻车浸稻秧。

莫道村翁杀风景,也能沽酒答年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窗

暄妍一窗日,的皪数枝梅。

小鼎煎茶熟,幽人作梦回。

新春又将近,晚景但堪哀。

用底舒怀抱,残书阖复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窗

流落逢知少,疏慵迕俗多。

闷拈如意舞,狂叩唾壶歌。

巴酒禁愁得,金丹奈老何。

南窗好风月,聊复此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