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首(其十)

埏埴随大造,结沫亦已危。

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阳晖。

阳晖酷煎曝,朝露宁不晞。

蜉蝣延刻晌,蝼蚁营寸壤。

宁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

人生无智愚,同入梦中趋。

在梦无不有,梦去成空虚。

富贵乐难久,贫贱亦须臾。

万象不停睫,荣悴何足吁。

所以古至人,离幻保真如。

况我年半百,秋霜满鬓须。

此身非我有,身外何所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的《感遇十首(其十)》。诗中以“埏埴随大造,结沫亦已危”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万物生灭的自然规律,如同陶土随造物主的意志形成,泡沫也终将消散。接着,“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阳晖”,将人的生命比作短暂的朝露,而人心则如同炽热的阳光,充满了活力与热情。

“阳晖酷煎曝,朝露宁不晞”,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下来,“蜉蝣延刻晌,蝼蚁营寸壤”,通过昆虫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接着提出疑问:“宁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意即人们往往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却常常梦想着长寿。

“人生无智愚,同入梦中趋”,指出无论聪明还是愚笨,人类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终点,如同进入梦境一般。接下来,“在梦无不有,梦去成空虚”,强调了生命的虚幻本质,即使在梦中拥有的一切,最终也会化为虚无。

“富贵乐难久,贫贱亦须臾”,揭示了财富与地位的无常,无论是富足还是贫穷,都无法长久保持。最后,“万象不停睫,荣悴何足吁”,感叹世间万物变化之快,荣华与衰败都不值得过分忧虑或欣喜。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物质世界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一)

兰蕙同芬芳,枝叶故相连。

杰士慕道义,不在多晤言。

忆昔初遇君,平生昧周旋。

世人正欲杀,君情何缠绵。

岂为结交欢,急难心炯然。

慈闱老病笃,望子不得还。

中心握汤火,归我解倒悬。

我归见母拜,泪下如迸泉。

不谓生聚时,即为死别年。

锡类向微君,抱痛恨终天。

何以喻君情,深同九仞渊。

何以致余感,将与石同坚。

渊或有时竭,石或有崩骞。

唯此区区心,历劫永不迁。

形式: 古风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二)

濯濯新杨柳,当春扬芬芳。

秋风一夕起,枝叶尽萎黄。

世情一何脆,君情一何长。

情长令我感,亦令我悲伤。

冉冉京华道,历历仕宦场。

到处露肝胆,欢爱伏祸殃。

顺逆忽异势,拯溺固难望。

慷慨甫昨日,杀之何太忙。

意有所倚薄,宁为少徬徨。

交途饱阅历,世孰如君良。

昔未接杯酒,今赖恤存亡。

始知天下士,蓄念迥寻常。

愿定百年交,千里若同堂。

我心已匪石,君德信圭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三)

酌我盈觞酒,赠我河梁诗。

对酒不能饮,涔涔涕泪垂。

诵诗多苦言,言苦令我悲。

宦游十馀载,奉母未暂违。

昔与母同出,不见母同归。

长途三千里,哀哀哭灵輀。

念想平生恩,中夜魂依依。

我母见我拜,怪我来何迟。

恐我复离去,双手牵我衣。

见我颜色瘦,悯我腹中饥。

道路阻且长,虑我囊无赀。

悽怆床帏下,眷恋如平时。

鸡鸣惊我梦,倏忽缈难追。

号泣呼苍天,血泪洒齐衰。

呜咽促严装,霜笳晓寒吹。

边风利如刀,刺我骨与饥。

黄沙连雪捲,日暗天惨悽。

我马骨欲折,我仆痡且危。

回首望中原,此情君独知。

形式: 古风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四)

嘉会能几时,倏忽悲路歧。

仆夫宛已驾,势复难久迟。

行行更携手,不忍便分离。

情怀千万端,欲语先歔欷。

歔欷复何言,泪下不自持。

仰视云中鸟,历历相随飞。

俯察渊中鱼,游泳同陂池。

况当甫脱难,与君新相知。

从此一分手,会面未有期。

人生感知己,岂但惜离卮。

何以写中怀,兴言寄新诗。

新诗情缱绻,音节怆以悲。

上言长相感,下言长相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