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兰室》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之气。
首句“分得骚人九畹香”,以“骚人”指代屈原等古代文人,他们常以兰花象征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此处借“九畹”之语,形象地表达了兰花香气的浓郁与珍贵,仿佛是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精华所在。
次句“时人不服更幽芳”,则点明了兰花虽不为世俗所接受,却自有一份独特的幽雅与芬芳。这里的“服”字,既可理解为“欣赏”,也可解读为“认同”。兰花的高洁与独特,让世人难以轻易接纳,但其内在的芳香却愈发显得珍贵。
第三句“小窗低户维摩室”,将场景设定在一间小巧而雅致的居室中,窗户低矮,仿佛是佛教高僧维摩诘的居所。这里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也暗喻了兰花所处环境的简朴与高雅,如同一位隐士般超凡脱俗。
最后一句“苒苒奇芬春昼长”,描绘了兰花在春日里散发出的奇异芬芳,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香气似乎更加浓郁,持续不断。这不仅是对兰花香气持久性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中美好事物恒久存在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幽雅、持久的特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