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登海表亭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

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

回首毬场尤醒眼,一番风送鉴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谯楼高耸在陡峭的山坡上,观赏美景没有比这里更好的了。
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山遮住了泰山,远远地分隔着东部的田野和新罗国。
花开时节,千亩园中如堆积着红色的锦绣,雪花飘落时,两座城池像叠放着白色的波浪。
回望球场,格外醒目,一阵风吹过,仿佛是精心打磨的镜子再次照见一切。

注释

谯门:城门。
危坡:陡峭的山坡。
览胜:观赏美景。
岱岭:泰山。
迥分:远远地分开。
新罗:古代亚洲国家,位于朝鲜半岛。
花时:花开的季节。
雪昼:下雪的日子。
双城:两座城池。
毬场:球场。
醒眼:醒目。
鉴:镜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谯门对耸压危坡,显示了观察点的高度和险峻;"览胜无如此得多"表达了从这样的位置看出去,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风光。西山遮岱岭和东野隔新罗,则是景象的具体描写,展示了山川河流的壮丽。

"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花开满径、夏日碧波连天,以及冬季积雪覆盖的不同景象。这些意象丰富而鲜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把握。

"回首毬场尤醒眼,一番风送鉴重磨"则是诗人在回望曾经玩耍的球场时,仍旧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即便是在自然风光的洗礼下,也不减对事物的深入洞察。这两句体现了作者既能欣赏美好景色,又能保有清醒思维的艺术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松柏萧萧满故丘,知君怀抱尚悲秋。

算来九九无多日,唱著三三忆旧游。

皓月徘徊应许共,清诗妙绝不容酬。

梅花社燕难相并,莫为吴娘暗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开祖

泪滴秋风不为麟,虚名何用实之宾。

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唤游湖缘路便,难邀入社为诗频。

知君颇有东山兴,喝石岩前自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祖,无悔同访之,因留渌净堂,竹鹤二绝(其一)

渌净堂前竹,秋期赴白云。

不知缘底事,一日可无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祖,无悔同访之,因留渌净堂,竹鹤二绝(其二)

渌净堂前鹤,孤栖守竹轩。

胸中无限事,恨汝不能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