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阴倦游

铃阁兴何幽,公庭讼不留。

未能清昼寝,偶作夹城游。

竹色仍烟翠,梅香趁水流。

持杯听暮角,一任起楼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阴下的园林之静谧与生机。

“铃阁兴何幽”,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铃阁可能是诗人游园时所经过的建筑,其幽静的环境激发了诗人的思绪。“公庭讼不留”则暗示了诗人暂时摆脱了官场的纷扰,得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未能清昼寝,偶作夹城游”,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虽有休息的念头,但还是选择了出游,或许是为了逃避日常的忙碌与压力,寻求心灵的慰藉。“未能”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官职责任的尊重,也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竹色仍烟翠,梅香趁水流”,竹林在烟雾中呈现出一片翠绿,梅花的香气随着流水飘散,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烟翠”与“水”相互映衬,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持杯听暮角,一任起楼头”,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手持酒杯,在傍晚时分倾听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任由思绪随风飘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不仅是对诗人悠闲自在生活的写照,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暂时逃离,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超脱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新晴

泛鹢兼乘竹,高低秀色间。

鸭头生野水,凤翼展晴山。

掎摭青春态,消磨白日閒。

郡园双白鹭,投晚逐人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谢惠瓦墩

百尺危亭旧路榛,自公呼吸变兰荪。

更怜数奉亲舆到,分惠芳斋碧瓦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谢惠山花菜

铃下雕盘送,山蔬雅惠沾。

乱丝银鲫鲙,交叠玉龙髯。

日膳荣分美,晨羞荷见添。

题诗授来使,珍重岂知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和见招游城东园

东城老圃扫青苔,竹柏深中一径开。

桃蕊柳芽俱有意,安排春态待公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