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孙彦能一同游历山庵的场景。首句"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展现出他们沿着山崖小径前行,踏过清冷的溪流,穿过丛生的杂草,寻找隐秘而宁静的去处。接下来的"萧条双桧閒,独立一松劲",描绘了山庵周围环境的孤寂与静谧,两棵老桧树悠闲地矗立,一棵挺拔的松树显示出坚韧的力量。
进入庵中,诗人听见微弱的钟声,内心尘世的烦恼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净化,"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然而,面对庵堂的破败景象,"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诗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和战乱的痕迹,原本庄重的建筑显得歪斜不整。
空荡的庭院里,鸟雀喧闹,破败的墙壁上龙虎图案暗淡,"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更显出一种衰败与荒凉。诗人感慨之余,只能发出叹息,对未来的安定充满了疑问,"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
最后,诗人三次叹息后走出山庵,"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表达了对世间动荡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统一的期盼。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含深沉历史感慨和人生哲理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