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一)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大江从章贡而来,小江源自香城
站在阁楼上真是畅快,面对这两条清澈的江水
江水落下时平静无澜,上涨时则波涛汹涌
四季变换,江面景象丰富多样
登高望远,若能领悟其中关键,万物尽收眼底
听说邹国的轲,以默默无闻为耻
他一生胸怀坦荡,气概与天地相接
观水必看其波澜,这道理蕴含深意
即使雨水汇集于沟渠,也绝不轻视
像长卿和轲这样的才子,胸中充满豪情壮志
他们的学问如同百川东流,诗词如三峡般雄浑
我向来对此道有独到见解,眼前的景色仿佛天工造就
我本是江湖之人,常在河边洗涤心灵
将来我要驾舟垂钓,寻找鸥鹭相伴的生活
如果绘制新居图,定要带上我这轻舟

注释

大江:长江。
章贡:地名。
小江:赣江。
香城:地名。
快哉:畅快。
阁上:阁楼。
揖:迎接。
江落:江水落下。
波澜静:平静。
澜:波澜。
江涨:江水上涨。
四时:四季。
五变化:多变。
两目:双眼。
登临:登高。
苟得要:若能领悟关键。
邹国:古代诸侯国。
轲:指孔子弟子曾子。
么么生:默默无闻的人。
浩然气:正气。
天地盈:与天地相接。
观水:观江。
寓言:比喻。
雨集:雨水汇集。
沟浍:小沟渠。
青眼横:重视。
长卿:司马相如。
轲之徒:像曾子那样的人。
胸中气:胸怀抱负。
学障:学问阻塞。
词如:诗词如同。
三峡倾:三峡般壮观。
素自得:向来自认为。
此景:眼前的景色。
天成:自然形成。
烟波徒:江湖漂泊者。
濯缨:洗涤冠缨,象征洗去尘俗。
理渔艇:打理渔舟。
鸥鹭盟:与鸥鹭结盟。
新居图:新居的画图。
一叶轻:轻舟。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罗长卿的观澜阁上,欣赏章贡江和香城流出的小江交汇的壮丽景色。"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喜悦,以及对江水清澈的喜爱。接下来,诗人通过江水的涨落变化,寓言人生四时五味,感叹万象的变幻。

诗人引用邹国的孔子弟子轲,意在表达自己不满足于平凡,有着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在。"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进一步强调了观察事物应洞察其深层含义。诗人赞赏罗长卿的才华,认为他的文章如同长江三峡般雄浑磅礴,而他自己则向往烟波江湖的生活,期待退休后泛舟寻觅鸥鹭为伴。

最后,诗人表示如果有人绘制新居图,希望能将自己融入其中,象征着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望皖公山

太婆岭独高秋浦,皖公山正望龙舒。

端如牛女隔天汉,不似彭郎近小姑。

形式: 七言绝句

梁光远以予真置丘壑中

野岩非汝肖,山泽称吾臞。

珍重梁高士,深知谢幼舆。

形式: 五言绝句

清源知藏僧法源写真求赞

精不摇,神不骄,鬓任髡,颜任凋。

人扰扰而胶胶,尔寂寂而寥寥。

知壶子其谁何,异渔父之堪描。

往壁观以默照,免室迩而人遥。

形式: 押[萧]韵

渔父四时歌(其四)

白浪粘天云覆地,津人断渡征人喟。

欲矜好手傲风波,故把扁舟恣游戏。

雪蓑不博狐白裘,尺寸之肤暖即休。

卖鱼得钱沽美酒,翁媪儿孙交劝酬。

田家禾熟疲输送,乐哉篷底华胥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