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望月有怀陈子明杨若春余彩震

江干聊徙倚,流目火云残。

政尔陶嘉月,游思属所欢。

清辉涵水镜,皓魄漾金盘。

浥露荷同汎,萦烟竹共漙。

川峦宁异照,风月觉殊观。

独白悲形影,何由托羽翰。

砧摇风绪乱,书就雁行单。

相望那同赏,关山此夜寒。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江边凭栏远眺,望见残阳余晖与满天星斗,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水镜、金盘、露荷、竹影、风绪、雁行等,细腻地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江干聊徙倚,流目火云残”,开篇即以江边漫步的姿态引入,通过“徙倚”(徘徊)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悠闲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流目火云残”一句,将目光从眼前的景象转向天空中的残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思绪。

颔联“政尔陶嘉月,游思属所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月色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陶嘉月”不仅指月色的美好,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清辉涵水镜,皓魄漾金盘”,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的景象,水面上仿佛映出了圆月的倒影,如同金色的盘子在水中荡漾。这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尾联“独白悲形影,何由托羽翰”,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自由飞翔的渴望。最后一句“砧摇风绪乱,书就雁行单”,则通过捣衣声和孤雁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月色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方舟吟投赠杨亦琳林应尔袁季昌

乡关聊引望,失路倍相怜。

一水杳然去,方舟俨若仙。

凌波澹容与,顾影屡洄沿。

日映双帆下,风生一缆悬。

触荷蒂并掇,汎荇蔓同牵。

剑自龙文合,槎疑斗气连。

群鸥来泛泛,乘雁去翩翩。

水宿寒襟接,晨游芳袂联。

推篷分烛焰,敲石度茶烟。

酒熟浮觞引,诗成剪叶传。

又非萍水聚,时惜逝波煎。

投札申微咏,因之和扣舷。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东山草堂十六韵

白社怜同调,青林羡独栖。

一亭依绝巘,千涧注回溪。

割汉飞甍出,撑空古木齐。

磨崖开碧洞,凿道俯丹梯。

泉冽笼鹅沼,山芳种药畦。

鹤巢窥幔稳,燕语掠檐低。

坐揽群峰尽,行穿一径迷。

垂萝纷网户,嫩柳曲缘堤。

塔影连奎阁,钟声度古提。

居然濠濮想,何异武陵溪。

搜景穷无象,冥思悟有倪。

清言霏捉麈,玄夜破然犀。

书满邺侯架,灯悬太乙藜。

花间时梦蝶,云里忽闻鸡。

旧好移尊入,新诗研露题。

不须投井辖,多暇此攀跻。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登圭山椒和王老师韵

凭高聊极目,灏气碧胧胧。

挥手天门近,摩空日观崇。

人游蓬岛外,僧度薜萝中。

石嶂霞为幔,岩花锦作丛。

琳宫疑驾蜃,金涧冉垂虹。

胜会良非偶,留题付翠筒。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圭峰从祷同杨亦琳和王老师拈得蒸字十五韵

大火流朱夏,炎风酿郁蒸。

山农倦抱瓮,行旅暍推冰。

吁畴斋心肃,叩坛祀事仍。

燔柴清霭彻,奠璧晓光升。

骑影半空度,峰文拾级登。

丹书焚贝叶,仙梵奏迦陵。

遮道来童叟,飏幡引觋僧。

精诚宁物备,肸蚃叶灵承。

鞭石翻玄燕,窥潭捣赤鲮。

层厓染翠黛,飞溜泻渹淜。

滴滴林端润,微微爽气增。

排空云作阵,缀汉雨如绳。

井邑烟光满,川原野望凭。

津茎泽已遍,嘘槁道弥宏。

讵惬三农愿,还看百祉凝。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