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耶律铸的《梅魂(其二)》描绘了一幅幽深而迷离的梦境景象。首句“玉骨消沈一梦长”以玉骨比喻梅花的清冷高洁,暗示了梅花在梦中的消逝,给人一种空灵而漫长的感觉。"罗浮山下几昏黄"则将场景置于罗浮山下,黄昏时分,增添了神秘和哀婉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祇须怨笛招遗韵,枉托风媒返旧香”,通过笛声和风媒,表达了对梅花凋零后香气残留的惋惜,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苍海楼台浑缥缈,紫阳宫阙更微茫"进一步描绘了梅花魂魄所处的虚无仙境,楼阁宫阙若隐若现,显得更加渺远和梦幻。
最后两句“宝猊只篆灰心字,谁并同心与倩娘”中,"宝猊"象征着珍贵的香炉,"篆灰心字"暗示了梅花虽已成灰,但其精神犹存;"谁并同心与倩娘"则借用了倩女幽魂的典故,表达了对梅花魂魄孤独无伴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永恒精神的追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