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一)

鏖战群奔外,申威一呼间。

功名归死事,义勇鄙生还。

矢向胡天尽,弓犹汉月弯。

君王思战苦,起冢象天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为梅和尚节使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战场上的英勇场景和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浓郁的英雄主义情怀与深沉的悲壮情感。

首句“鏖战群奔外”,开篇即以“鏖战”二字点明了战场的激烈与残酷,群奔则暗示了敌军溃败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紧张激烈的战争画面。

“申威一呼间”则转折至战场上的英雄壮举,一个“呼”字,生动地展现了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的果敢与决断,一呼百应,彰显了领袖的魅力与军队的凝聚力。

“功名归死事,义勇鄙生还”两句,表达了对战场牺牲者的崇高敬意。功名与死事并提,强调了牺牲者为国家、为正义而战的高尚精神;“义勇”与“鄙生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还者的渺小与牺牲者的伟大。

“矢向胡天尽,弓犹汉月弯”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天空,最终耗尽;而弓弦虽已松弛,但依然保持着月牙形的弧度,象征着战斗的坚韧与不屈。这一景象既是对战场惨烈的再现,也是对勇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君王思战苦,起冢象天山”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君王,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逝者的怀念。君王因战争之苦而思念,为纪念逝者,建立的坟冢仿佛天山一般高大,寄托了对英雄们的无限哀思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场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二)

走卒知虎将,儿童说义州。

甘心轻白羽,苦战脱兜鍪。

援绝挥戈地,创馀振臂秋。

英魂知不泯,结草抗邦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温妃挽词二首(其一)

白日森容卫,青春忽夜台。

鼎湖龙已去,禖馆燕空回。

仙驾随天远,妆奁恻圣哀。

祗应彤史上,遗美不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温妃挽词二首(其二)

容卫三春肃,如何一旦殊。

妃星沦紫极,帝子没苍梧。

卜地陪长乐,升天后鼎湖。

皇情何以慰,彤管载嫔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和西溪思归

好在西溪隐,人今白玉堂。

兴来看画本,梦去拂诗墙。

旧竹多年合,新松几许长。

从渠黄石老,独占白云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