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蓑衣

深溪古岸,到秋来、莎密茸茸无极。

楝择修纤归洞府,虚落晴天吹炙。

两束丝乾,千条绳就,不假良工织。

闲轩亲自,结成渔父装饰。

时伴樵牧嬉游,青山绿水,带雨和烟适。

妙绝珍幽径晚,披雪冲开芦荻。

我本忘名,人皆易号,唤作蓑衣客。

佗年功满,化云天上无迹。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深溪边古老的河岸,到了秋天,莎草茂密无边。
高大的楝树修长挺拔,落叶回归洞穴般的家园,晴天清风中飘落如火
两束干枯的稻草,千条细绳编织而成,无需巧匠的手艺。
在闲适的轩窗前,亲手编织渔夫的装扮。
时常陪伴着樵夫牧童游玩,青山绿水间,带着雨雾和烟霭。
傍晚时分,走在幽静的珍奇小径,踏雪穿过芦苇丛。
我本无名,人们都称我为蓑衣客。
将来功成名就,化作云烟升上天空,不留痕迹。

注释

莎密:茂密的莎草。
洞府:指落叶归根之处,比喻隐居之地。
晴天吹炙:晴朗天气中落叶像火一样燃烧。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渔父:古代指渔夫,这里指编织的渔夫装扮。
樵牧:打柴放牧的人。
珍幽径:幽深而珍贵的小路。
蓑衣客:穿着蓑衣的人,代指诗人自己。
化云天上:升华为云,消失在天空中。

鉴赏

这首元代丘处机的《无俗念·蓑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野秋景图。诗人以深溪古岸为背景,赞美了秋天莎草茂盛,犹如天然的装饰。他进一步描述了用这些莎草编织的蓑衣,精细而结实,无需人工巧匠,展现出渔夫的生活气息。诗人自己亲手编织,仿佛化身成了渔父,与樵夫牧童一同在青山绿水间嬉游,享受着雨后清新和烟雾缭绕的自然之美。

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漫步在幽静的小径上,蓑衣在雪中显得尤为醒目,如同冲破芦荻的白雪。他淡泊名利,甘愿过着隐士般的生活,被人称为“蓑衣客”。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向往,期待有一天功成名就后,能如云般飘然无踪,不留人间痕迹。整首诗意境悠远,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93)

丘处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号长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 字:通密
  • 籍贯: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148年—1227年

相关古诗词

无俗念.暮秋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

极目长郊凝望处。衰菊斓斑犹坼。

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

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

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无俗念.赞师

漫漫苦海,似东溟、深阔无边无底。

逯逯群生颠倒竞,还若游鱼争戏。

巨浪浮沉,洪波出没,嗜欲如痴醉。

漂沦无限,化鹏超度能几。

唯有当日重阳,惺惺了了,独有冲天志。

学易年高心大悟,掣断浮华缰系。

十载丹成,一时功就,脱壳成蝉蜕。

从师别后,更谁风范相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更漏子.乐道

去年禾,今岁麦。陆地如云充塞。丰稔世,太平年。

黎民各坦然。众心安,闲客易。到处逍遥无事。

昏告宿,馁求餐。坊村没阻颜。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

夕阳红,秋水澹。雨过碧天如鉴。

篱菊绽,塞鸿归,长郊叶乱飞。上西山,斟北海。

酩酊神游仙界。霜夜冷,月华清。醺醺醉未醒。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