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潇洒湖东的一座小亭中,与友人一时酬唱,共有三位才子。"潇洒湖东小小亭"这个开篇便设置了宁静而美好的景象,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一时酬唱有三明"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欢聚之情,以及他们文学艺术上的交流和对作品的品鉴。这里的“三明”指的是三位才子,暗示着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而是文艺精英之间的高水平交流。
接下来的"亭前澄练无边际"展现了景色之美和诗人心境的开阔。"澄练"形容水清澈见底,"无边际"则强调了湖光山色的辽阔与无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融入其中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应助诗人写物情"则揭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此番聚会和周遭环境。"应助"意味着自然景色与人文交流相互激发,共同启迪诗人内心的创作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交往的深情表达,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交流相结合的审美态度。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官道千秋坐小车,仙随阮肇饭胡麻。
男儿正患无津耳,千古留侯事可嘉。
天容如鉴地无尘,阳气依稀动紫荆。
日晷渐长端可爱,霜华增重不胜清。
十里西畴马送曛,晚风依约度溪云。
悬知今夜桃花雨,一洗焦枯慰使君。
一鞭春色去迢迢,溪上红妆笑语娇。
酒醉不知行客避,竞眠芳草斗裙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