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沧海横流无处安"两句,借沧海之大、水流不息,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个人在其中找不到安稳立足之地,只能暂且将这些看作梦中之景,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悲哀情怀。
"岂须游戏两蜗角,收此微茫一弹丸"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巨大宇宙与微小事物之间的差异,抒发了人生渺小、力不从心的无奈。诗人并不主张逃避现实,而是希望能够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使那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位置。
"老境怀人山宛转,春风著物鬓摧残"两句,诗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岁月流逝、万物更新的无力感。春风不再,是年华老去的隐喻,而"鬓摧残"则是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最后两句"穷愁似与诗增气,嚼雪敲冰字字寒"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执着。尽管生活充满困顿,但诗人的精神世界却因诗歌而获得了一种力量,即使是在嚼食雪花、敲打冰块的严寒中,字字句句也带来了清冷之美。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困顿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