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绿水桥西泊画船",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艘装饰精美的船只停靠在碧绿的河边,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垂杨倒影入涟涟",进一步描绘了垂柳的柔美姿态和水面的微波荡漾,倒映着两岸的景色,显得生动而富有动态感。
"人人都上生公石","生公石"典故出自佛教故事,暗示此处可能是个有名的禅修或游览之地,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或参悟。"几辈曾参不语禅",则借曾参不说话来表达一种静默深思的氛围,暗示这里的宁静和禅意超越了言语,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吴门(苏州)的名胜古迹以及游人在此处的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