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蓄一琴弃置者久矣李君仲通为张弦料理仍鼓数曲以诗赠之

我家筝奴忧乐同,尘埃满面鬓发蓬。

徽弦不具挂墙壁,似惭无以娱衰翁。

夫君一见为披拂,坐使寒谷为春融。

中含太古意味足,杂以新态来无穷。

繁声流水不可喻,直与造化相冥通。

形神久已坐灰槁,一旦抉剔驱盲聋。

寂然反听杳难诘,但觉万窍俱玲珑。

千金不得和扁力,谁谓起废由枯桐。

曲终玄旨竟谁会,非弦非指仍非空。

拂衣欲往君且止,为我乘兴弹悲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琴师对古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音乐的独到见解。诗中的“我家筝奴忧乐同”形象地表达了琴师与古琴之间的情感纽带,如同家人一般,共同承载着喜怒哀乐。古琴的徽弦不具,象征着琴师技艺的缺失,却在遇见知音后,仿佛焕发新生,如同寒冷的山谷在春日的阳光下融化,充满了生机。

诗中提到的“太古意味”和“新态”,展现了音乐的古老韵味与创新元素并存,犹如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繁复的琴声如流水般难以言喻,却与宇宙的奥秘相连,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琴师内心的灰暗与枯萎,在音乐的触动下得以复苏,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量。

最后,“曲终玄旨竟谁会”表达了音乐深邃的内涵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它超越了语言和物质的存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诗人在结束时邀请对方暂时停下,表示愿意一同沉浸在音乐带来的悲凉氛围中,进一步强调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共鸣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家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7)

孟宗献(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三年,乡、府、省、御,四试皆第一,时称孟四元。授供奉翰林,改曹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工词。迁同知单州军事。丁母忧,哀毁卒

  • 字:友之
  • 号:虚静居士
  • 籍贯:开封

相关古诗词

张仲山枝巢

达人孤高与世疏,百年直寄犹须臾。

归来掩关聊自如,人之不足等有馀。

乐哉下视濠梁鱼,逍遥自契蒙庄书。

异时驭气游太虚,我知枝巢亦蘧庐。

形式: 古风

柳塘

摇摇风影漾寒塘,静里亭台日月长。

不似隋家堤岸上,乱鸦残照管兴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苏门花坞

绕舍云山慰眼新,看花差后洛阳尘。

从君小筑繁香坞,不负长腰玉粒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闰月九日

南崖烘暖贮秋光,胜处相沿釂一觞。

俚谚难逢两寒食,闰馀今值小重阳。

头风比似常年愈,菊面浑如去岁黄。

老矣欢游定能几,佳时此乐最难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