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舟宿闻吴歌

鸡唱烟中乱桨鸣,梦回酒醒未天明。

江南风景凋残后,才听吴歌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舟宿梁溪时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鸡唱烟中乱桨鸣”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鸡鸣与船家的摇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忙碌的氛围。鸡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而桨声则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回荡,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梦回酒醒未天明”一句,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酒意尚未完全消散,但天还未亮的情景。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和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知。

接下来,“江南风景凋残后”一句,点出了地点和季节背景。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胜地,但此时却处于“凋残”的状态,暗示着某种衰败或变迁的景象。这不仅为下一句“才听吴歌第一声”做了铺垫,也暗含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最后一句“才听吴歌第一声”,以“吴歌”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呼应了开头的“乱桨鸣”,还增添了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吴歌,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也预示着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地域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

收录诗词(10)

黄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春有述

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

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

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

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

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

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

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

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

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

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之中州有怀同社并陈子其年

临觞送君发,正值榴花时。

雨过风萧然,空江浪迟迟。

行行君所经,冉冉予所历。

若宿伊阳村,为望嵩山月。

致我平生友,寄我一行书。

相看成契阔,鬓发复何如?

陈子未相识,相思亦已久。

为我一问之,知有南村否?

归云带雁飞,清霜点客衣。

旦晚有题字,应报溪南扉。

形式: 古风

忆幼子

少年会有役,辛苦何足言。

四十今过二,向后多衰年。

拨弃悠悠情,当从予所便。

夜分偶感触,顾影心悁悁。

忆我去冬时,种麦来溪田。

小儿才五岁,叱叱扬耕鞭。

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日暮徐来归,持锄趋我前。

今春忽假馆,僻近西山偏。

牵衣频送我,正傍溪田边。

溪水亦活活,溪麦亦芊芊。

自从别家来,岁月如流迁。

麦今已可刈,儿今谁共怜?

我意欲反棹,遇事苦迍邅。

怀乡方伫立,东望惟云烟。

形式: 古风

晚上焦山绝顶至暮归宿山庄

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

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

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