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六首(其二)

摘桑看火,莫为蚕忙致蚕祸。

出门采叶焙笼焚,一霎延烧家业堕。摘桑看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摘桑看火”这一细节,反映了农民在养蚕过程中对火灾的担忧与防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智慧。

“摘桑看火”,字面意思是采摘桑叶时要小心火源,避免引发火灾。这不仅体现了农民在日常劳作中对安全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古代农业社会,火灾往往会对家庭生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莫为蚕忙致蚕祸”一句强调了在忙碌养蚕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

“出门采叶焙笼焚”,描述了农民外出采摘桑叶并将其放入笼中烘干的过程。这里的“焙笼焚”可能是指将桑叶放入烘烤的笼中进行干燥处理,以备养蚕之需。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农民对养蚕技术的掌握,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

“一霎延烧家业堕”,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瞬间摧毁了农民的家园和生计。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不仅凸显了火灾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却遭受意外打击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在养蚕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禽言六首(其三)

麦熟幸,疗人饥。婆饼焦,鸟吟为忆山西。

婆饼焦,饥骨枕藉于途。婆饼焦,婆化山头不归。

婆饼焦,声声怨著伊谁。婆饼焦。

形式: 古风

禽言六首(其四)

脱却破裤,脱却破裤,破裤系身谁不恶。

加税青黄不接时,杼轴卖空谁织布。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禽言六首(其五)

得过且得过,食尽毛衣更寒饿。

朔云乍敛日斜明,窃得微暄聊自负。

得过且得过,羞杀当时锦羽飞,骄语曾将鸾凤欺。

形式: 古风

禽言六首(其六)

泥滑滑,春雨多。途中人,行为何。家有急,冒雨行。

汝莫恨,啼禽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