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想前此。阁下薇花乍紫。

横栏曲、半臂荔红,卷发新梳理黄子。按鹍弦第四。

忽地。吴头楚尾。

看看远、海雁又来,眼底空留数行字。思量那年事。

不合启厢东,夜雨灯暗,桃花,误赚刘郎至。

奈三载寒食,一朝欢聚,手把窄袜弄花绮。

那知梦儿里。倚徙。病初起。况翠帐寒生,晚秋天气。

暮暮朝朝向谁是。纵迢递关山,梦魂堪寄。

知他去处是百里。是千里。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兰陵王》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回忆中的情感纠葛。开篇“阁下薇花乍紫”描绘了主人公与女子初次相遇的情景,紫薇花开象征着美好的初见。接下来,“横栏曲、半臂荔红,卷发新梳理黄子”通过细节描写女子的装扮,展现其青春活力。

“按鹍弦第四”暗示了音乐的旋律,可能是在琴瑟和鸣中,两人心意相通。然而,“海雁又来,眼底空留数行字”则透露出离别后的思念,字句间充满了遗憾和失落。回忆起“不合启厢东”的夜晚,雨夜灯暗,桃花误引了刘郎(暗指对方)的到来,却也带来了短暂的欢聚。

“三载寒食,一朝欢聚”强调了相聚的短暂,而“手把窄袜弄花绮”则描绘了亲密无间的瞬间。然而,梦醒后却发现“病初起”,翠帐寒气透出凄凉,晚秋的天气更添悲凉。词人感叹“暮暮朝朝向谁是”,即使关山阻隔,仍期盼梦魂能穿越千里传递思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以及离别后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远方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其一)汝南官署七夕作

看看又是,银河清浅,织女乍停机。

不知何事,今宵残醉,还听汝南鸡。

庭前瓜果妆成巧,暗里絓蛛丝。

记得年前,小矾山下,乾鹊夜来时。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二)过淮城口占,有序

马蹄才发,阳平门外,望里是淮安。

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十五年前。

曲江高会知何处,秋水晚生烟。

惟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三)过淮城口占,有序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

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

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四)题陈检讨小影,傍有侍儿坐蕉簟弄笛

十年苦忆,元龙颜面,梦寐恐难亲。

不虞相见,长安道上,并见在傍人。

停毫一顾踟蹰久,欲待按歌匀,碧鸭消时,红蕉坐去,何处不传神。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