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姚文炱在傍晚时分眺望远方景色的感受。首句"望中野色变衰颜",通过视觉描绘,写出野外景色随着季节变换而显现出衰败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他的容颜也似乎因之而衰老。次句"雨后风光天水闲",则描绘雨后的清新景象,天空与水面显得宁静而闲适。
第三句"一片青苔封古石",细致刻画了石头上覆盖着青苔的古老场景,暗示岁月的痕迹和静谧的自然环境。"几行疏树点空山"进一步描绘山间的疏落树木,点缀在空旷的山峦之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僧归柳径初传磬"写僧侣归来的声响,通过轻轻的磬声,传递出宁静的禅意。"秋入绵衣欲掩关"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感知,他穿着绵衣,似乎想要关闭心门,避开外界的纷扰。
最后两句"暂借草亭因待月,肯教夕照负人还",诗人选择在草亭中等待月升,不愿让夕阳的离去辜负了他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情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