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书事十首(其三)

断云归岫雨初收,茅舍萧条古渡头。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雨后的天空中,云朵散去,回归山峦之间,古老的渡口旁的茅屋显得萧瑟冷清。
一位穿着简朴衣服、年近九旬的老人,面对着干枯的松树和瘦削的石头,无法抵挡秋天的寒意。

注释

断云归岫:雨后云雾消散,归于山峰。
萧条:荒凉、冷清。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短褐:简陋的粗布衣。
垂九十:将近九十岁。
松枯石瘦:松树干枯,石头瘦削。
不禁秋:无法抵挡秋天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歇后的乡村景象。"断云归岫雨初收",诗人以飘散的云朵回归山峰,象征着雨后的宁静和天空的澄净。"茅舍萧条古渡头",寥寥几笔勾勒出简朴的茅草屋坐落在古老的渡口旁,透露出一种荒凉而静寂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一位"短褐老人垂九十",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他已经年近百岁,形象显得苍老而坚韧。"松枯石瘦不禁秋",这里的松树干枯,石头瘦削,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自然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老人与这古老环境的共存,他就像那历经风雨的松石,依然顽强地屹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茅舍、老人和枯松瘦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生暮年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情感。陆游的诗作常常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深度,这首《仲秋书事十首》(其三)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仲秋书事十首(其一)

秋风社散日平西,馀胙残壶手自提。

赐食敢思烹细项,家庖仍禁擘团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休日登花将军庙小楼

林间缥缈出层楼,栏角苍茫万顷秋。

曾是胸中著云梦,不妨此地少迟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先大父以元祐乙亥寓居妙明僧舍后百馀年当嘉泰癸亥游复假榻一夕感叹成咏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

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共语

乔岳成尘巨海枯,欲求共语一人无。

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