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坦的《登泰山(其五)》描绘了诗人登山所见的松石奇景。首句“对松山绝奇”直接点出山势的非凡,接下来“石立森云关”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诗人惊叹于松石的千变万化,形容它们古老而富有生机,犹如“青锦皆古颜”。
“松石浑欲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满耳发笙簧,疑有九龙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松涛声比作笙簧乐音,暗示着山中可能隐藏着神秘的龙吟,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
诗人自我表白并非追求仙道之人,而是因为登临此景,尘世的忧虑暂时得以放下,心境变得宁静。“叩关探玉策,转愧心不闲”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完全抛却俗务的自责,反映出他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奇特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