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流光似驶。又见凉风天末起。百感纷投。
兀自伤心不待秋。峰回水聚。何处神仙开洞府。
梦里名山。安得乘云共往还。
这首《减兰·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洪炳文所作,以秋日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仙境的向往。首句“流光似驶”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之快,紧接着“又见凉风天末起”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诗人内心的情感复杂,“百感纷投”,既有伤感,又有对秋天的自然感慨。
“兀自伤心不待秋”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绪,即使还未到深秋,已感到心绪低落。“峰回水聚”象征着生活中的曲折与聚合,而“何处神仙开洞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宁静的理想追求。最后两句“梦里名山,安得乘云共往还”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梦境中寻觅理想中的山水仙境,与仙人一同遨游的愿望,流露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不详
居浙江瑞安城关柏树巷,花信藏书楼主人,晚清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诗人。博学多才,善赋诗词,曾和著名词人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以诗会友
新秋至矣。案户明河如尺咫。砌畔虫声。
不是愁人不解听。罗帏雪净。照见娟娟明月影。
雁字遥天。待架银筝柱上弦。
三竿红日垂帘地。却早被、莺儿唤起。
裴航昨夜度蓝桥,喜得有、云英伴你。
修蛾要称佳人意。尽自量评眉■史。
佳期正是月初三,刚照到、双弯笔底。
春来兀自无情绪。匆勿客中虚度。
一雁西风,双鱼远道,问讯家书何处。怀人正苦。
奈极目天涯,故乡云树。
临水登山,倚栏每独自延伫。雪花又兼冻雨。
丁冬和断续,深更衙鼓。
短烛良宵,寒衾孤枕,别有伤心诗句。牢愁莫诉。
怅斋馆淹旬,凄凉如许。怕到黄昏,听声声杜宇。
上元过后落灯时。寒风吹鬓丝。地炉添炭客添衣。
新春人未归。迷雁阵,印鸿泥。琼楼高复低。
梅花问讯断桥西。卷帘晴絮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