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和兰君

元日震雷元夜雨,农家占验吾岂谙。

冬春一寒酒里活,开户愁见阴云昙。

南天破例三九雪,玉龙起蛰鏖层潭。

侧生旁挺触之靡,蕉黄榕碧空相参。

薄阳涉旬溜不绝,尚有冰箸排岩嵁。

甘藷黣烂蔗尾槁,田父冻面瞋生?。

填街溢巷泥没髁,赤脚向火微呻韽。

大官貂襜出眺赏,酒坐行炙罗兔䳺。

北方农谚冲口熟,相庆宜麦逢白三。

三山双塔气葱郁,谁信比户无储担。

迩来荒歉到渔采,蜒户琐尾鹑悬褴。

潢池盗弄岂得已,剽略烦及戈楼戡。

丰年为瑞邦有本,莫厌琐琐书生谈。

君慵折腰卧林壑,十年坐惜霜毛毵。

新诗枉和蓄深喟,却效豚祝倾杯醰。

东风吹绿会有霁,理楫期泛陶江南。

侧闻诏称尧母寿,率土同颂嵰州甘。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以元日和元夜的天气变化为背景,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对丰收的期盼。首句“元日震雷元夜雨”描绘了新年之际的异常天气,接着通过“农家占验吾岂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无知,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冬季的寒冷和春季的雪景,以及农民的艰辛,“田父冻面瞋生?”形象地刻画了农夫因天气恶劣而愁苦的表情。

诗人对比了官绅贵族的赏玩与农民的困苦,“大官貂襜出眺赏”与“田父冻面”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他引用农谚“宜麦逢白三”,寄托了对来年丰收的希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诗中提到的“三山双塔气葱郁”象征着地方的繁荣,然而“比户无储担”又暗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诗人感慨自己不愿入仕,“君慵折腰卧林壑”,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结尾处,他寄寓了对春天到来和政局好转的期待,“东风吹绿会有霁,理楫期泛陶江南”。最后,诗人提及皇帝的喜讯,呼吁大家共同庆祝,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祈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有对社会公正的呼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阴和含晶韵(其一)

落红庭院昼愔愔,半晌微晴半晌阴。

滞雨添成归燕懒,峭寒能否病鹦禁?

偶抬柳眼只生怅,稍展蕉心且见侵。

莫怨东风悭与便,吹犹不散酿还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阴和含晶韵(其二)

青青河畔草如袍,扶上秋千地本高。

消息日边新嫁杏,风情露井昨开桃。

屏山入梦犹胜画,井水沈愁不受篙。

守过黄昏还伫月,觉来失笑总徒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春阴和含晶韵(其三)

梦雨愁云暮复朝,似寒非暖最难料。

衣篝香褪孤莺领,镜屉尘凝黯翠翘。

风日轻抛挑菜节,笙歌忍忆落镫宵。

碧城十二知谁管?断送韶光酒里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春阴和含晶韵(其四)

似闻鶗鴂隔花鸣,百五匆匆记不清。

及未雨时烦作计,便成烟去那忘情?

无风帘幕仍香篆,如水楼台更笛声。

还是海棠沈睡好,枉烧银烛问蟆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