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牧斋招饮池亭

绛云楼外凿山池,剪烛春宵念夕时。

鼎甲高题神庙榜,先朝列刻党人碑。

邵侯无奈称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师。

大节当年轻错过,闲中提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牧斋在池亭宴饮的情景,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绛云楼外凿山池,剪烛春宵念夕时”,以“绛云楼”与“山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春夜,诗人与友人在烛光下畅谈,思绪飘向往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鼎甲高题神庙榜,先朝列刻党人碑”,提到“鼎甲”、“神庙榜”和“党人碑”,暗示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其中,“鼎甲”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这里可能暗指某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神庙榜”和“党人碑”则可能是指纪念或表彰某类人物的碑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思考。

颈联“邵侯无奈称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师”,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物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感慨。“邵侯”和“沈令”分别指古代的两位官员,他们的遭遇被用来比喻人生无常,命运多舛。邵侯自称为“瓜叟”,沈令则回答妓师,这些细节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尾联“大节当轻错过,闲中提说不胜悲”,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坚守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中未能把握良机的遗憾,以及在闲暇时刻回忆往事时难以抑制的悲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8)

阎尔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蹈东和尚,汉族,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其身为日月堂八世

  • 字:用卿
  • 号:古古
  • 籍贯:又号白耷山
  • 生卒年:1603—1679

相关古诗词

湖桥

春风两岸吹荆杞,压浪石梁跨湖水。

当日开平龙战起,一片琉璃浸山趾。

土人不识战争功,但到中秋看月起。

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中月累累。

千古英雄安在哉,人生几度来看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日虞山

雇直肩舆游兴浓,一重一掩荡心胸。

才穿常建空潭影,又踏夫差试剑峰。

北海东湖如夹涧,随山拂水总朝宗。

下来云气生衣袂,爱听松涛杖已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皋草堂看杏花饮酒歌

一春不闻春禽啼,何处草绿裙腰齐。

乍喜相邀出郭游,庆丰堤南涚水西。

翩翩肩舆相趁去,红缨紫鞚争先度。

双林磴道一凭栏,出门问个东皋路。

王孙待我香界庵,轩轩同扶下石龛。

笑指前村万缬红,铺茵设席来微风。

不用金盘堆玉脍,飞花自满颇黎钟。

小队花间低按曲,曲中唱道春归速。

城阴笳吹落斜阳,日暮莺啼过修竹。

更炊京稻煮河鱼,重向东皋亭上呼。

主人忘势客忘分,道旁醉倒酒家垆。

明朝三斗看朝天,白头闲共春风颠。

形式: 古风

春暮游虞山

春山百叠倚晴空,应接峰峦路不穷。

僧舍半开红雨外,女墙长在翠微中。

全吴地尽云依水,平楚天低草飐风。

暂得登临当暇日,胜游知复几时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