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天坛登集酬夏桂洲都谏(其一)

仙都楼阁堪凝望,谏署壶觞得尽欢。

九日旧从尘里过,八埏今向眼中宽。

风来碣石驱涛壮,日上扶桑影树团。

君擅高才能作赋,吾怜短发未攲冠。

明良一代赓歌盛,礼乐千年复古难。

即拟泰坛陈藁秸,早闻阊阖献琅玕。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严嵩在重阳节登临天坛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国家繁荣与文化传统的感慨。

首联“仙都楼阁堪凝望,谏署壶觞得尽欢”,以“仙都”形容天坛的神圣与美好,楼阁耸立,令人驻足凝视;“谏署”则是指古代负责进谏的官署,此处借指朝廷,诗人与同僚在节日中饮酒作乐,尽享欢愉。

颔联“九日旧从尘里过,八埏今向眼中宽”,“九日”即重阳节,诗人回忆过去在尘世中度过此节,而如今站在天坛之上,视野开阔,心胸也变得更为宽广。

颈联“风来碣石驱涛壮,日上扶桑影树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与和谐。海风拂过碣石山,推动波涛汹涌,日出东方,映照在树木上,形成一团光影,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尾联“君擅高才能作赋,吾怜短发未攲冠”,诗人赞赏友人夏桂洲才华横溢,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而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最后两联“明良一代赓歌盛,礼乐千年复古难”,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在明君贤臣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但要恢复古代的礼仪乐律却并非易事。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天坛登集酬夏桂洲都谏(其二)

八座轩裳吟对酒,佳辰此会若为欢。

凤飞正借高梧近,鹏运真同碧海宽。

青枫极浦遥连影,细菊重岩巧缀团。

桓孟高风追落帽,夔龙胜集庆弹冠。

层城烟雾将归远,郢曲阳春欲和难。

莫把茱萸问谁健,共看颜色比琅玕。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陵祀奉简闻司寇唐中丞

秋日野晴朝露晞,六陵如黛净烟霏。

村原几处临寒水,台殿千重锁翠微。

频来古寺能留榻,久客缁尘欲化衣。

西省内台俱重望,叨陪鹓序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泰陵果园夕憩感述

泰园众峰里,冬晴雪树稀。

宫监栖岩翠,山禽下夕晖。

攀髯悲隔世,种木见成围。

怅忆临轩日,瞻天泪暗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陵祀夜归

繁星攒列炬,流尘起飞鞚。

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

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

云舆归缥缈,玉殿锁岧峣。

重泉光景匿,蔓草蛩声唧。

唯有朝陵使,年年来此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