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二)

荧煌箫鼓夹离筵,处处棠阴拂画船。

叱驭重看行栈日,观棋犹忆烂柯年。

瞿塘急峡高牙外,夔府孤城大纛前。

满目匡山云雾色,好凭遗碣问青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蜀中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首句“荧煌箫鼓夹离筵”,以“荧煌”形容灯火辉煌,渲染出送别宴席的热烈气氛;“箫鼓”则点明了宴会上的音乐与舞蹈,增添了欢愉的色彩。然而,“夹离筵”三字一转,暗示了宴席的真正意义——送别,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次句“处处棠阴拂画船”,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丽与细腻。在送别的路上,到处是茂盛的棠树,它们的树荫轻轻拂过船只,不仅为旅程增添了一抹清凉,也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深厚。

接下来的“叱驭重看行栈日,观棋犹忆烂柯年”,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的共同经历,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一句“叱驭”描绘了友人在旅途中的情景,而“重看行栈日”则暗示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另一句“观棋”则是借典故表达,暗指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烂柯年”一般珍贵。

最后两句“瞿塘急峡高牙外,夔府孤城大纛前”,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蜀中景象,瞿塘峡的险峻与夔府孤城的雄伟,都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壮阔。同时,通过“大纛”这一军事指挥的象征,暗示了友人将肩负重任。

最后一句“满目匡山云雾色,好凭遗碣问青莲”,以匡山的云雾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借用“青莲”这一典故,暗指李白,寄寓了对友人才华与理想的期许,希望他能像李白一样,在蜀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与传说。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三)

宪节朝巡白帝宫,千山行色望难穷。

城悬滟滪飞涛上,署涌岷峨积雪中。

社稷关心龙剑紫,乡闾游目锦袍红。

极知河内追思切,伏阙何由借寇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四)

彩笔西南见吏情,风流何似在承明。

花香匝地文君肆,树色浮天望帝城。

揽辔岷山千骑肃,飞书泸水百夷平。

莫言玉垒堪长借,翘首双珂汉阙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五)

楚水巴山别思重,经游何地不奇踪。

黄金作客怜司马,白羽谈兵羡卧龙。

绝栈三千行蜀道,危阑十二望巫峰。

高唐赋罢堪携手,咫尺云华梦里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其六)

江城晴色照蒹葭,彩鹢鸣榔散曙鸦。

鼓吹乘风还七泽,旌旗摇月上三巴。

扬雄阁畔题玄草,杜甫堂前觅浣花。

到日海棠开欲遍,可能移植到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