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听雨分得「长」字

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坐来知己忘觞薄,话到英雄看剑长。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

相怜身世真飘泊,岂为春风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以"舟中听雨"为题,分得"长"字,表达了诗人在舟中独处,聆听雨声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小雨江天倍渺茫"描绘了细雨中的江面,天地间显得尤为广阔而迷茫,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翩然有客度鸣榔"则点出诗人并非独自一人,有访客的到来,但鸣榔声在雨中显得格外孤单。

"坐来知己忘觞薄"写诗人与来访者畅谈甚欢,以至于忘了时间,酒杯也变得微不足道。"话到英雄看剑长"进一步揭示了他们谈论的内容,可能是关于英雄事迹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剑影在雨中拉长,寓意着他们的理想和抱负。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通过角声和孤篷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渤海和潇湘之地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相怜身世真飘泊"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身世漂泊,与国家一同遭受苦难。

最后,"岂为春风欲断肠"以反问收尾,表达了诗人不因个人愁苦而消沉,而是坚韧不屈,暗示了他坚韧的民族气节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在风雨飘摇中,也不至于为春风吹动心肠,过于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感,又有家国之忧,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忠臣的坚韧与豪情。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同姚兴公、万美功过访陈齐莫小酌

回首乡关北海滨,南来犹见故乡人。

君因久客翻为主,我亦同仇况比邻。

八载沧桑愁欲老,一樽清酒话相亲。

共悲吴楚烽烟急,太史占星正聚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万美功还越,时其弟静斋将赴行在

今弟将南迈,元方又北征;

炎荒万里节,越绝一归旌。

欲聚非麋鹿,难分是鹡鸰。

祗应山鬼语,但见送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沈彤庵阁学舣舟南日山,遭风失维,不知所之;虽存亡未卜,余犹望其来归也

昨夜惊涛势转雄,孤帆何处御长风?

沃焦不信胶舟解,博望初疑银汉通。

欲问冯夷愁莫应,倘成精卫恨何穷!

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怀

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首看天狼。

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

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

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