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京城诸友游南城,寻丘尊师道场作

我本渔钓清江滨,三生自是华盖君。

往从竹浦拾明月,初向芝山寻白云。

闻有仙人姓丘者,旧庐正在燕城下。

杖藜随步蹑天梯,千尺云门净如洒。

门前水流清且深,朗如石镜开烦襟。

中有幅轮转浩劫,多见听者无知音。

高莫高兮嵩山之中岑,幽莫幽兮壶峤之云林。

万金买闲不易得,一到城市无归心。

尧舜之事俱寂寞,独留一人在丘壑。

问渠羽驾来仙坛,夜夜疏星迷皓鹤。

我为长春行,兴在碧草间。

白日又欲暮,浮云无时还。

十年住天都,尘土污客颜。

于此意不惬,泠然遂怀山。

更将携手上烟萝,曾是轩辕弓剑过。

我来正值五月半,青天渐少绿阴多。

每思东山公,兴来恣婆娑。

左持玉麈挥俗客,右引采扇遮天娥。

明时豪达尽如此,逝且不乐今如何!

我亦欲唤细腰舞,白马驮酒金叵罗。

诚恐道人嗔我慢,空遣弟子来相看。

上堂椎鼓日色晏,孤我青精白日饭。

黄金台前春已归,海榴花发乳燕飞。

同行佳人莫相违,相思更赠女萝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奉陪京城诸友游南城,寻丘尊师道场作》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京城南城寻找隐士丘尊师道场的经历。诗中以渔钓生活起笔,暗示丘尊师的高洁品格,随后通过竹浦、芝山等意象,展现出仙境般的环境。诗人对丘尊师的住所进行了细致描绘,强调其清静与超凡,门前流水则象征着洗涤心灵的清净。

诗中提到的“万金买闲不易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而丘壑中的隐居生活显得尤为珍贵。诗人感叹即使在圣贤如尧舜的时代,也唯有丘尊师独自享受山林的乐趣。他羡慕丘尊师的仙人生活,想象其乘鹤而来,与星辰相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诗人自己在京城十年,尘土满面,对尘世生活感到厌倦,向往自然。他怀念东山公的逍遥,想象与佳人共舞,饮酒作乐,但又担心道人责怪他的放纵。最后,诗人独自在道场中度过时光,感叹春天已逝,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赠刘山人游湖南

楚山高高楚水清,之子西还复远行。

手持空县宝月鉴,人中到处测公卿。

楚有羁臣面如削,千载奸谀胆惊落。

谁能早向太平年?识得声名等光岳。

洞庭湖上莎草生,湘娥祠下鹧鸪鸣。

与人言必据忠孝,岂独卖卜严君平?

子言亦是蜀州士,家寄钱塘小江涘。

九野飞鸿逐便风,行色将我泛湖水。

湖水上,几时来?

自古生才须世用,试为今人青眼开。

形式: 古风

捣练图

深宫佳人白日长,夜感蟋蟀鸣中房。

起视河汉心回皇,云鬓笼松分作行。

清水如天收素练,翠蛾带月杵玄霜。

辘轳无绳金井悄,边头不见梧桐黄。

裁缝熨帖坐在床,载玄载黄公子裳。

制成不远烦寄将,但见寒暑彫三光,身体甚适平时康。

君不见古来边庭士,雪压关河征战多,拆尽衣裘泪如水。

形式: 古风

题李白郎官湖

当时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来相迎。

画船吹笛弄《绿水》,何意芳洲遗旧名。

唐祠芜没知何代,惟有东流水长在。

黎侯独起梁栋之,彷佛云中昔轩盖。

南飞越鸟北飞鸿,今古悠悠去住同。

富贵何如一杯酒,愁来无地酹西风。

大别山高几千尺,隔城正与祠相值。

青猿夜抱月光啼,挂在东湖之石壁。

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犹自忆烟霞。

祇拟将身报天子,不负胸中书五车。

昨者相逢玉阙下,别来几日秋潇洒。

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系著青骢马。

君今归去钓晴湖,我亦明年辞帝都。

若过湖边定相见,为问仙人安稳无。

形式: 古风

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