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其一)

千里移舟下濮阳,黄堂有叔鬓将霜。

竹林风月留人易,椿府旨甘入梦长。

亭上鸟声喧客席,马头山色映诗囊。

料知宦邸无馀物,带得清风归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其一)》描绘了送别场景,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首句“千里移舟下濮阳”展现了侄子长途跋涉归乡的情景,舟行千里,路途遥远,寓含着对亲人的牵挂和离别的不舍。

“黄堂有叔鬓将霜”则通过描绘叔父的白发,暗示岁月流转,表达了对长辈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侄子成长的欣慰与期待。

“竹林风月留人易,椿府旨甘入梦长”运用了竹林和月夜的意象,渲染了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借梦境传达出对侄子在濮阳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祝愿。椿府旨甘,暗指濮阳的美好生活,希望它能长久地留在侄子的记忆中。

“亭上鸟声喧客席,马头山色映诗囊”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鸟语花香,山色宜人,为归省增添了生动的色彩,也寓言了旅途中的文化气息和诗意。

最后两句“料知宦邸无馀物,带得清风归故乡”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虽然物质上可能无法多带,但希望侄子能带走的是官署的清廉风气和对故乡的思念,这是更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厚,又寄寓了对后辈的期许,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其二)

曾闻大阮久专城,小阮读书亦有声。

作客三年依濮上,还家几日到昌平。

楼头疏雨此时梦,马首青山到处情。

莫恋故乡风景好,云霄万里看飞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到广德州

马蹄六月到山州,独上桐川第一楼。

城外有山皆北向,郡中无水不西流。

士风质朴犹存古,民舍萧条欲近秋。

多少济时心上事,夜来默与鬼神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立春观抬杠有作

群抬长杠逐春来,红绿参差照草莱。

岩岫上头走车马,树林深处见楼台。

百家技巧重重作,诸史幽奇色色裁。

莫道东风快人意,东风容易耗民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久雨作

三月全无一日晴,密云疏雨满山城。

公家正放输粮榜,民舍不闻打稻声。

草色欲将官廨没,溪流直与野桥平。

坛祈庙祷浑閒事,恤政多端先薄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