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画

东风雨足春芳早,天鸡一声春已晓。

阳乌飞立扶桑颠,紫气虹光绕云表。

南山焕耸青巑岏,北山突兀苍龙盘。

飞泉出峡山欲动,眼前似觉天河翻。

松山桧柏连崖嶂,楼阁亭台迷远望。

行居坐作总优閒,断隔红尘几千丈。

松飘晴雪落鸥沙,想像吴兴学士家。

墨妙亭中调舞鹤,碧澜堂外泊浮槎。

抱琴有客穿花坞,吠犬鸣鸡日将午。

主人闻客未褰裳,童子迎宾倏开户。

白雪阳春曲暂停,好乘清兴共高登。

蓬莱方丈知何处,羡门安期焉可凭。

江山风月应长在,山下游人岁更改。

已见朱颜换白头,未会桑田变沧海。

古往今来事共然,荣枯开落事相缘。

不如遍历佳山水,日日相携上酒船。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开篇“东风雨足春芳早,天鸡一声春已晓”以春雨初歇、天鸡报晓的景象,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画面。接着,“阳乌飞立扶桑颠,紫气虹光绕云表”,通过太阳升起、紫气与彩虹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清晨的神秘与壮丽。

“南山焕耸青巒岏,北山突兀苍龙盘”两句,以南山的青翠与北山的雄伟,构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川的壮美。随后,“飞泉出峡山欲动,眼前似觉天河翻”则通过瀑布的动态与想象中的银河翻滚,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松山桧柏连崖嶂,楼阁亭台迷远望”描绘了松树、桧柏与楼阁亭台的和谐共生,以及远处景物的朦胧之美。而“行居坐作总优閒,断隔红尘几千丈”则表达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意境。

“松飘晴雪落鸥沙,想像吴兴学士家”通过松树飘雪、鸥鸟栖息的场景,联想到吴兴学士的雅致生活,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墨妙亭中调舞鹤,碧澜堂外泊浮槎”则通过墨妙亭与碧澜堂的描写,展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抱琴有客穿花坞,吠犬鸣鸡日将午”描绘了客人在花丛中弹琴的悠闲,以及村庄日常生活的温馨画面。最后,“主人闻客未褰裳,童子迎宾倏开户”通过主人与客人的互动,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童子的天真可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还融入了对自然、生活、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渔村图

荒山野水通渔浦,浦山渔家隔芳屿。

放棹晨炊北渚烟,联蓬夜宿西岩雨。

停罾晒网收鸬鹚,彷佛潇湘日暮时。

不知何处乘桴伴,犹唱三洲估客词。

形式: 古风

看桃图

枝上花,花下人。红芳与绿鬓,颜色骄青春。

花开满枝还结子,人生莫作浪游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张汝弼赠黄时英韵

垂杨茂草西湖路,有客携诗笑相顾。

平生解作子长游,一举能轻季伦富。

三江风月五陵花,软红香土迷繁华。

当时壮观老犹在,欲凌倒景餐晨霞。

形式: 古风

三月十四日婿刘希仁遨游冯氏湖亭风雨夜作已刻始霁冒湿而前卒成胜赏呈同游诸公

湖山夜雨催春急,莺燕无声曙犹滴。

东风似是惜春归,淡扫阴云漏初日。

从来晴好雨亦奇,雨晴沓至添华滋。

人间盛事常不满,逢欢便作快心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