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李达可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浑浊的泾水不必羡慕清澈的淮河,燕子和鸿雁各自来去自由。
我老头子何曾依赖占卜者,年轻人正该奋发争先的时代。
圆规徒然地刻画方形,尘世常常让人露出笑容。
八十岁的老人行动都困难,还不如能说会道的小孩子呢。

注释

浊泾:浑浊的泾水。
清淮:清澈的淮河。
社燕:燕子。
宾鸿:鸿雁。
去来:来去。
老子:我老头子。
日者:占卜者。
后生:年轻人。
竞时:奋发争先。
圆规:几何工具,这里比喻人。
方心:方形。
尘世:世俗社会。
笑口开:露出笑容。
八十老翁:八十岁的老人。
行未得:行动困难。
小儿孩:小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李达可》。诗中,诗人以浊泾与清淮作比,表达对人生境遇的看法,认为不必过于羡慕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他自嘲不必依赖占卜,鼓励年轻人应积极进取,把握时代机遇。诗人还以圆规和尘世的比喻,暗示世事无常,唯有保持豁达,笑对人生。最后,诗人以自身年迈却无法实现愿望,不如享受童真为结,流露出一种超脱而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欧阳宅之

安流咫尺异踰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茗碗茅柴殊易耳,萍齑豆粥岂难哉。

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

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胡仲威

元和颂圣雅平淮,韩柳文章付后来。

联璧照人今粲者,断金定契古谁哉。

白醪劝我频沾醉,青眼逢君肯懒开。

会散东风吹面缬,冻梨忻喜色如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胡伯信

舟浮江海达于淮,不尽词源衮衮来。

人是浴沂三益者,句成泛剡两佳哉。

千钟但使尊中满,九秩从教案上开。

却忆儿童聚嬉戏,争骑竹马弄泥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答胡叔贤

朱颜青绶忆秦淮,白鹭洲疑鳌驾来。

侧畔交游欣作者,中间赓和负康哉。

新春渐觉风光好,陈迹时将日记开。

惟有诗情不如昔,旁观抚掌倒绷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