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沈西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中秋之夜,明月如古人的喜好般明亮。
今夜,我们共享这皎洁的月光在厅堂之上。
月亮独自明亮,光芒四散开来。
它在林梢上徘徊,在天空中央泛起波光。
明亮的露珠增添光彩,微风带来一丝清凉。
这份清冷直透肌肤,月光洁白如霜,洒满衣裳。
我们应该欣赏这美景,但无法将其带走。
含情脉脉地望着广阔的庭院,希望月光不要沉向西方。

注释

嘉蟾兔:美好的月兔,指代明亮的月亮。
斯:这,指代中秋节。
裴回:徘徊,来回移动。
皓露:明亮的露珠。
流华:流动的光彩,指月光。
沈:沉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的中秋夜晚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尽的情感。开篇“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即设定了一个典型的中秋节气氛围,蟾蜍(指月亮)和兔(古人以为月中有兔,即月亮中的阴影像一个捣药的兔子)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与月亮相关的神话象征。接着“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则表明这种美好的景致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喜爱,诗人也希望与古人一同在这个夜晚中享受这一美丽。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中的“素魄”指的是清澈的月光,“皎孤凝”形容月亮的明净而且集中,而“芳辉”则是对月光美好的称呼,"纷四扬"描绘了月光洒落在四处的景象。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中,“裴回”形容月亮如同车轮一般悬挂在林木之上,而“泛滟天中央”则让人联想到月亮似乎漂浮在宇宙的中心。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清凉,而且通过“皓露”和“轻风”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月光之美好不仅在视觉上,还渗透到了肌肤之感,让人感到一种彻骨的凉爽和心灵上的清澈。

最后,“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沈西方。”诗人表达了对这美好月光的珍惜,希望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一刻,但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不可持久,因此有“愿勿沉西方”之叹,希望美丽的景致不要太快消逝在西边的天际。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美好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此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生活美和瞬间美好的珍视与赞美。

收录诗词(80)

欧阳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途中寄故园所亲

客路度年华,故园云未返。

悠悠去源水,日日只有远。

始叹秋叶零,又看春草晚。

寄书南飞鸿,相忆剧乡县。

形式: 古风

相和歌辞.铜雀妓

萧条登古台,回首黄金屋。

落叶不归林,高陵永为谷。

妆容徒自丽,舞态阅谁目。

惆怅穗帷前,歌声苦于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荅韩十八驽骥吟

故人舒其愤,昨示驽骥篇。

驽以易售陈,骥以难知言。

委曲感既深,咨嗟词亦殷。

伊情有远澜,余志逊其源。

室在周孔堂,道通尧舜门。

调雅声寡同,途遐势难翻。

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

贱贵而贵贱,世人良共然。

巴蕉一叶妖,茙葵一花妍。

毕无才实资,手植阶墀前。

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

罔念梁栋功,野长丘墟边。

伤哉昌黎韩,焉得不迍邅。

上帝本厚生,大君方建元。

宝将庇群氓,庶此规崇轩。

班尔图永安,抡择期精专。

君看广厦中,岂有树庭萱。

形式: 古风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

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

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

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