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观海》由明代诗人贺一弘所作,通过描绘观海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句“南来一望豁双眸”,开篇即以壮阔的视野展现,诗人从南方远眺大海,一眼望去,心胸为之开阔。接着,“空水冥濛象外幽”一句,描绘了海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
“万古乾坤开混沌,两轮日月祇沉浮”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表达了宇宙万物的永恒变化与循环往复,日月更替,海浪起伏,皆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混沌”这一概念,既指宇宙初开的状态,也暗含着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与探索。
“谁能飞羽凌洲岛,我欲乘槎访斗牛”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探寻未知世界的愿望。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像神话中的仙人一样,驾驭飞羽穿越岛屿,甚至乘坐木筏探访遥远的星河,体现了其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
最后,“近说波恬蛮国服,会看白雉贡成周”两句,转而描述了海上的和平与文明交流。诗人听说海上风平浪静,蛮族国家归顺,预见到未来会有白雉(象征吉祥)作为贡品献给成周(古代都城),预示着和平与繁荣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未知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和平与文明的期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