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题为《题林良枯木寒鸦图》的第四首。诗人通过对画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三十年来认得真",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中的经历,对世事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验。"吉凶无据自无情",他感叹人生中的祸福难料,世间万物似乎并无固定不变的规律,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让人感到无情而不可捉摸。
"鹊声纵好非归计",这里的鹊鸟通常象征喜讯,但诗人认为即使再好的消息,也不能成为决定命运的归宿,暗示生活中即使有片刻欢愉,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塞耳春风第一声",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人选择闭塞耳朵,不去倾听这新生的第一声,可能是因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悲观。
整首诗通过画面的描绘,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深深感慨和对世事的冷峻洞察。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甲子须臾一局棋,人间荏苒岁华迟。
经年莫为添惆怅,离别曾无片晌时。
晶轮不惹少商风,银汉无波一派通。
博望仙槎容易度,何须乌鹊掠清空。
织锦无成上帝嗔,憨慵长夜望河津。
何从更得蛛丝里,剩巧年年乞与人。
墟里寒烟罩断桥,年来春色最萧条。
船山半曲清溪里,霜日黄曛一树遥。